[实用新型]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钢筋的楔形夹片锚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1441.5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6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向鹏;石彬;蔡子宪;张鸣一;陈立平;马云思;刘明;金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任凯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环 夹片 钢筋混凝土梁 本实用新型 楔形夹片 柱节点 锚头 钢筋 预制混凝土框架 斜度 土木工程领域 装配式混凝土 防滑沟槽 钢筋锚固 夹片形状 螺旋凹槽 圆锥台形 环状体 梁钢筋 柱截面 多层 通孔 楔入 楔形 外部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钢筋的楔形夹片锚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钢筋的楔形夹片锚头,包括锚环和三个夹片,所述锚环呈圆锥台形,所述锚环外部设有螺旋防滑沟槽,所述锚环内部为带有斜度的通孔;三个夹片形状相同,三个夹片组成楔形环状体;所述夹片内部设有螺旋凹槽;三个夹片楔入所述锚环与装配式混凝土梁的梁钢筋之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多层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柱截面面积小,钢筋锚固长度不能满足要求,造成节点制作成本高且操作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钢筋的楔形夹片锚头。
背景技术
现阶段,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作为一种高效率、低能耗易于模数化生产的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适应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装配式建筑大规模稳定有序的发展,必须提升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和施工质量,高效配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因其诸多优点开始成为设计者的选择。
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连接的有效锚固长度,一般情况下,非抗震设计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d,抗震设计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30d,多层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柱截面面积小,钢筋锚固长度不能满足要求;同时,大直径高强钢筋还存在钢筋直径大、强度高、弯折困难;连接的成本高、质量无法保证等一系列问题直接限制了大直径高强钢筋在多层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中的使用。
梁和柱的连接节点作为装配式结构中的关键连接部分,是装配式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要保证,其连接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整体性能,因此,连接节点是装配式结构设计中必须要注意的关键部位之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701402),其课题为“预制混凝土构件高效配筋及性能化设计理论”,本实用新型为该课题的一个分项。该课题针对目前预制构件配筋复杂、安装质量难以保证,以及高强钢筋、大直径钢筋、大间距配筋等高效配筋构造及相应的设计方法理论不完善的问题,开展了高效配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耐火性能、热工性能、适修性能以及构件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钢筋的楔形夹片锚头,解决了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柱截面面积小,钢筋锚固长度不能满足要求,造成节点制作成本高且操作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钢筋的楔形夹片锚头,包括锚环和三个夹片,所述锚环呈圆锥台形,所述锚环外部设有螺旋防滑沟槽,所述锚环内部为带有斜度的通孔;三个夹片形状相同,三个夹片组成楔形环状体;所述夹片内部设有螺旋凹槽;三个夹片楔入所述锚环与装配式混凝土梁的梁钢筋之间。
所述的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钢筋的楔形夹片锚头,进一步地,所述锚环和夹片通过锻造而成或模具铸造而成。
上述的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钢筋的楔形夹片锚头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1)柱箍筋垂直套在直立的柱钢筋上经绑扎组成柱钢筋笼;
2)梁箍筋垂直套在直立的梁钢筋上经绑扎组成梁钢筋笼,梁钢筋端头处预留出搭接锚固长度;
3)所述锚环套装在梁钢筋端头处,三个夹片楔入所述锚环与梁钢筋之间;
4)将所述梁钢筋笼吊起成横向,将带有楔形夹片锚头的梁钢筋端头插入所述柱钢筋笼内,将带有楔形夹片锚头的梁钢筋端头与所述柱钢筋笼绑扎在一起;
5)在柱钢筋笼和梁钢筋笼外设立模板,向其中浇筑混凝土,完成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14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