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排水排渣的餐厨垃圾滤液除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0954.4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1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雨桥;沈旺;胡春萍;杨蛟云;熊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本(天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排水 垃圾 滤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排水排渣的餐厨垃圾滤液除油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部内径从下至上依次缩小,罐体下部内径从上至下依次缩小形成固渣导流斜面;罐体顶部设有出油口,出油口处设有与水平面成一定坡度设计的排油管;罐体底部设有排渣口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罐体底部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便排水排渣的餐厨垃圾滤液除油装置,采用局部加热方式,能耗较低,同时排水堵塞率低,排油含水率低,且有利于油脂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厨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排水排渣的餐厨垃圾滤液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滤液中约含有3%的动植物油脂,潲水油或地沟油中约含有35%~45%的动植物油脂,作为可回收再利用资源,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离和回收。餐厨垃圾滤液后续将进入厌氧系统,但餐厨滤液中的油脂(长链脂肪酸)会抑制厌氧系统中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厌氧效果,因此餐厨滤液进入厌氧系统前有必要进行除油。
目前,除油罐被用于餐厨垃圾滤液除油阶段,根据油脂和水相密度不同进行分层,之后再将上层油脂排除,以达到除油效果。然而现有的除油罐还存在以下缺陷:
(1)罐体上端排油口处液面直径与整个罐体一样,这样使得油脂层较薄,在排油时会带出大量餐厨滤液中的水分,使得到的油脂含水率过大;
(2)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内现有的除油设备除油罐的设计,只有底部一个排水口,即固渣和油水分离后的水相一同排出,这样一来,长时间固液一同排出会导致排水管堵塞,使整个除油罐无法正常运行;
(3)除油罐底部没有设计斜面,这样一来排渣时会出现排渣不完全的情况,长期也会导致管口堵塞现象。
此外,餐厨垃圾滤液中的油脂为动植物油混合物,较一般豆油或其他食用植物油的凝固点要高,常温下即可凝固。因此在除油过程中需要对餐厨垃圾滤液进行加热,使其中的油脂融化成液态,便于分离。目前行业内部分处理厂用到的油脂分离及回收方法是高温湿热水解技术,即将餐厨垃圾全部进行高温蒸煮,使可浮油和肉块等固体中的油脂在高温条件下从餐厨垃圾中分离出来,之后进行排油。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将固体中的油脂也提取出来,但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保证高温(120℃~160℃)状态,能耗较高,提高了除油成本。而且固相中油脂含量较少,对后续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可忽略。已有的加热方式是内置式加热管加热,长时间会被餐厨滤液腐蚀,并且存在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方便排水排渣的餐厨垃圾滤液除油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采用局部加热方式,能耗较低,同时排水堵塞率低,排油含水率低,且有利于油脂排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方便排水排渣的餐厨垃圾滤液除油装置,包括罐体;
所述罐体上部内径从下至上依次缩小,罐体下部内径从上至下依次缩小形成固渣导流斜面;罐体顶部设有出油口,出油口处设有与水平面成一定坡度设计的排油管;罐体底部设有排渣口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罐体底部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上部和下部均为锥状。
进一步的,所述排油管的坡度为0.3-0.7%。
进一步的,所述出油口顶部设有呼吸阀;所述出油口位于罐体顶部中间最高的位置,所述排渣口位于罐体底部中间最低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一端紧邻排渣口,另一端伸出罐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便排水排渣的餐厨垃圾滤液除油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盘管形式。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位于罐体内上部和下部之间的位置,且加热装置的材质为不锈钢316;所述加热装置为蒸汽盘管,且加热装置的进口和出口延伸至罐体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本(天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世本(天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09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多媒体中控更换屏幕框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支付交互功能的智能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