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生产用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6743.3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0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建;岳公星;翁业芹;师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536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轴 端盖 装置本体 螺纹孔 螺杆 锂电池电解液 本实用新型 混合装置 转动安装 连接管 齿轮 电机 顶端安装 空腔结构 快速拆卸 设计结构 轴心位置 转动连接 安装套 顶端盖 输出轴 带轮 底端 位杆 匹配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空腔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盖有端盖,所述端盖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端盖的顶端还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转动轴,端盖的底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转动轴和第一齿轮的轴心位置开设有相连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穿设有螺杆,螺杆与螺纹孔相匹配,螺杆的一端共同套设有限位杆,端盖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与第二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轴的顶端还转动连接有安装套。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拆卸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电解液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生产用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一般由锂盐和有机溶剂组成。电解液在锂电池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离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
锂电池电解液在生产时需要进行原材料混合调配,而且现有的生产装备中为了大批量生产,锂电池电解液一般按顿来生产,因此用于生产锂电池电解液的混合设备体积较大,因此设计的搅拌棒也较大,而且现有的搅拌棒安装拆卸不方便,使得更换搅拌棒操作不便,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生产用混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空腔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盖有端盖,所述端盖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端盖的顶端还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转动轴,端盖的底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转动轴和第一齿轮的轴心位置开设有相连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穿设有螺杆,螺杆与螺纹孔相匹配,螺杆的一端共同套设有限位杆,端盖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与第二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轴的顶端还转动连接有安装套,且安装套位于连接管内,安装套内套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转动轴底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块,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搅拌杆焊接有拉动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壁和连接管的外壁分别焊接有多个第一转动栓和第二转动栓,所述第一转动栓和第二转动栓配套有转动棒,转动棒的一端开设有插孔,且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螺杆为L字形结构,所述螺杆的水平部位与拉动板接触,搅拌杆的一端焊接有卡栓,安装块开设有一字形的通孔,且安装块的顶端开设有止动槽,所述搅拌杆的一端穿过通孔,且卡栓位于止动槽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还插有安装杆,安装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带轮,安装杆为四棱柱结构,连接管的内孔为矩形结构,且安装杆与连接管的内孔相匹配,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也为四棱柱结构,所述安装套的内孔为矩形结构,所述连接杆与安装套的内孔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端盖底端安装的机构,能够快速方便将搅拌棒安装,而且操作便捷,整个结构便于拆卸组装,当需要对搅拌杆清洗更换时方便操作,从而在生产中可以节约很多时间,整个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本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拆卸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生产用混合装置的结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生产用混合装置的搅拌棒工作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6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包电池化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更换防刮纸的托盘式化成机铝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