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板间隔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4982.5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0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徐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瑞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罩 柱体 本实用新型 表面开设 导热系数 间隔柱 散热孔 卡扣 压扣 箭头形结构 碟形结构 端部连接 柔性材质 散热翅片 散热效果 柱体连接 压紧 | ||
本实用新型一种PC板间隔柱,包括柱体和其两端连接的卡扣,所述卡扣包括与柱体连接的碟形结构的第一导热罩,所述第一导热罩采用导热系数高的材质且其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导热罩在靠近柱体的一侧还设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卡扣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导热罩远离柱体的一侧的箭头形结构的压扣,所述压扣的端部连接有展开后压紧PC板的第二导热罩,所述第二导热罩采用导热系数高的柔性材质且其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散热孔,本实用新型能改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板间隔柱。
背景技术
PC板(PCB)在使用时常采用一层层的堆栈方式来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而为了散热,PC板又不能紧密相叠,故通常采用间隔柱,利用间隔柱使一层一层的电路板得到足够的空间来散热。
但是这种散热是通过PC板与空气的接触换热实现的,散热效率较低,因此仍有大量热量聚集于PC板的周围,散热效果不理想,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PC板间隔柱,能改善散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PC板间隔柱,包括柱体和其两端连接的卡扣,所述卡扣包括与柱体连接的碟形结构的第一导热罩,所述第一导热罩采用导热系数高的材质且其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导热罩在靠近柱体的一侧还设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卡扣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导热罩远离柱体的一侧的箭头形结构的压扣,所述压扣的端部连接有展开后压紧PC板的第二导热罩,所述第二导热罩采用导热系数高的柔性材质且其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柱体与第一导热罩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柱体包括三部分:与两端的卡扣连接的两个导热部和两个导热部之间的隔热部。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若干散热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热罩的远离柱体的一侧与压扣之间设有若干柔性材质的连接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设置碟形结构的第一导热罩,第一导热罩与PC板抵接,一方面用于压紧固定PC板,另一方面相比现有的结构,其与PC板接触的面积更大,且采用导热系数高的材质,并在其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这样有利于将热量由PC板传导至第一导热罩处,并由第一散热孔和若干散热翅片散热,由于增大了散热面积,故散热效果得到大大提升;
压扣的端部连接有展开后压紧PC板的第二导热罩,在安装PC板之前,柔性材质的第二导热罩收起,位于压扣的延长线位置,使得PC板可以穿过压扣和第二导热罩到达固定位置,接着将第二导热罩展开,其原理类似发卡,展开后第二导热罩卡紧PC板,并利用其优良的导热性能实现将热量从PC板传导至第二导热罩处,然后由第二散热孔散发,有利于减少PC板附近的热量堆积;这样之后,PC板两侧的热量均可以得到较好的散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PC板间隔柱在初始状态下的前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PC板间隔柱在初始状态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PC板间隔柱在安装PC板后的前视图。
图中:1、柱体;2、卡扣;3、第一导热罩;4、第一散热孔;5、散热翅片;6、压扣;7、第二导热罩;8、第二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瑞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瑞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49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路板部件
- 下一篇:一种软硬结合电路板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