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质联用仪真空机械泵的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3217.1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7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温尔英;林殷;林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N31/02 | 分类号: | F16N31/02;F16M11/22;F04B39/0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飞峰 |
地址: | 515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质联用仪 刻度容器 漏斗板 上框架 外框架 支架 真空机械泵 向下延伸 机油 下支架 开孔 筒状 泄漏 本实用新型 辅助设备 几何中心 可分离地 机油量 收集泵 泵体 卡件 量取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质联用仪辅助设备,具体一种用于气质联用仪真空机械泵的支架,包括外框架、刻度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包括外框架、漏斗板,所述的外框架包括环状上框架和自上框架向下延伸的下支架;所述的漏斗板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开孔,开孔下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筒状刻度容器,且筒状刻度容器高度不超过下支架高度;所述的漏斗板通过卡件可分离地与上框架相固定,通过收集泵体泄漏的机油,并量取泵体泄漏机油量,从而便于操作者判断是否需要添加机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质联用仪辅助设备,具体一种用于气质联用仪真空机械泵的支架。
背景技术
气质联用仪的真空机械泵因其结构特性,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因轴封磨损,而无法避免地出现机油渗漏现象,机械泵身虽然带有观察泵内油量的观测窗口,但在常规操作过程下,操作者一般无经常观察真空机械泵的机油泄漏情况的操作习惯,同时气质联用仪上的真空机械泵观察窗也一般设置较小,而且在泵内机油变色后很难观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质联用仪真空机械泵的支架,通过收集泵体泄漏的机油,并量取泵体泄漏机油量,从而便于操作者判断是否需要添加机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一种用于气质联用仪真空机械泵的支架,包括外框架、刻度容器,所述的外框架包括环状上框架和自上框架向下延伸的下支架;漏斗板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开孔,开孔下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筒状刻度容器,且筒状刻度容器高度不超过下支架高度;所述的漏斗板通过卡件可分离地与上框架相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漏斗板上设置有若干的折线痕。
进一步的,支架直立状态下,漏斗板与支架所直立的水平面的倾斜角为10°~30°。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漏斗板呈透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筒状刻度容器可分离的与漏斗板相固定。
作为一种有效的实施例,所述的漏斗板的上平面面积为80~200cm2。
作为一种有效的实施例,所述的筒状刻度容器的容量为50-100mL,且筒状刻度容器的截面直径为1-2.5cm。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通过漏斗板收集泵体泄漏的机油,导流到筒状刻度容器,在一段时间的收集后,取出本支架,可以根据刻度直观地判断机械泵机油泄漏情况,便于适时添加机油;
2.通过设置外框架、漏斗板以及筒状刻度容器之间为可相互分离固定的结构,可便于各部件的清洗;
3.通过漏斗板上的折线痕上的机油颜色以及粘附量,可以判断泵体泄漏机油的状态,以便于操作工判断是否需要对泵体加以维修;
4.合理设置漏斗板的上平面面积大小,可便于对机油的收集,并合理设置筒状刻度容器的容量及截面直径大小,可对机油泄漏量的读数更为精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被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32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雾冷却回流收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