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1023.8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0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项光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斯顿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B01J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输入 双层桶 保温桶 提取器 上层 回收桶 提取物 竖直 萃取 下层 本实用新型 提取物产品 萃取提取物 底部连接 顶部设置 节省空间 上下连接 原料混合 排出 排渣 废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取器,包括:原料输入腔,原料输入腔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原料输入阀,用于控制原料进入原料输入腔进行混合;双层桶,双层桶设置在原料输入腔底部,包括上下连接的上层保温桶和下层回收桶,双层桶的上层保温桶顶部与原料输入腔的底部连接,用于在原料输入腔的原料混合后输入上层保温桶进行反应,萃取提取物和排渣,下层回收桶用于收集上层保温桶产生的提取物。所述提取器,通过将原料输入腔、双层桶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从原料的混合、反应到提取物产品的萃取以及废渣的排出,大多在竖直方向的空间内进行,节省空间,双层桶集原料的反应、提取物的萃取和废料的为一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取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人们对于各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比如,汽车的大规模应用和普及,虽然太阳能、生物能的发展飞速,但是传统化石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了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污染,一方面需要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提升燃油品质,降低燃油在燃烧过程中对发动机造成的损伤,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还有如青霉素等生物医药行业,通过菌落的生长,然后从其中获得需要的青霉素等药剂。
而上述过程中,都是从混合物中从进行产品提取。从混合物中进行物质提取,有多种方法,如采用萃取的方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进行提取。另一种方法是蒸馏,利用物质的不同的沸点,用溶剂将固体长期浸润而将所需要的物质浸出来,即长期浸出法,此法花费时间长溶剂用量大、效率不高。因此,采用蒸馏的方法时,需要使用提取器。
现有的提取器结构复杂,往往一道工序需要若干个结构进行配合,需要单独的原料桶、混合室、控温室、分离室,以及会收拾,成本高,且工序多,容易出现失误,导致回收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提取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回收率高,减少了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取器,包括:
原料输入腔,所述原料输入腔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原料输入阀,用于控制原料进入所述原料输入腔进行混合;
双层桶,所述双层桶设置在所述原料输入腔底部,包括上下连接的上层保温桶和下层回收桶,所述双层桶的上层保温桶顶部与所述原料输入腔的底部连接,用于在所述原料输入腔的原料混合后输入所述上层保温桶进行反应,萃取提取物和排渣,所述下层回收桶用于收集所述上层保温桶产生的所述提取物。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原料输入腔的输出端、所述双层桶的上层保温桶顶部输入端连接的保温管,用于对所述原料输入腔内的混合物加热到预定温度后输出到所述上层保温桶。
其中,所述保温管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保温管内液体的温度,并由所述显示装置显示。
其中,所述上层保温桶、所述下层回收桶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保持预定间距,外壁设置有通孔,用于通入预定温度的液体对所述上层保温桶、所述下层回收桶进行加热气化或冷却凝固。
其中,所述双层桶的上层保温桶和下层回收桶通过卡箍连接。
其中,所述双层桶还包括封头组件,所述封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双层桶的上层保温桶顶部,与所述保温管的输出端连接,包括多个接口。
其中,所述接口为球阀螺纹连接接口、气体回收管道卡箍接口或压力阀螺纹连接接口。
其中,所述原料输入腔为圆柱型原料输入腔或圆锥型输入料腔体。
其中,所述原料输入阀为球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提取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斯顿流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斯顿流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1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