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9901.2 | 申请日: | 201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8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春;李秘;李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新春 |
主分类号: | A63B22/08 | 分类号: | A63B22/08;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康复训练装置 控制室 底座 骨科 升降 顶部设置 脚踏板 伸缩杆 支撑臂 气缸 中心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 病人腿部 恢复周期 活动连接 伸缩装置 血液流通 中间设置 病人用 连接杆 推动臂 万向轮 训练器 移动式 脚踏 轮盘 腿部 关节 电机 顾客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控制室,升降控制室的内部中间设置有气缸,升降控制室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机,气缸的顶部设置有伸缩杆a,伸缩杆a的顶部固定有支撑臂,支撑臂的两侧均固定有推动臂,该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采用移动式的脚踏伸缩装置,当一个病人用完之后,可以将其移动给另外一个顾客病人,提高了训练器的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脚踏板呈“矩形”,且其通过连接杆与轮盘活动连接,同时脚踏板以圆盘为中心对称设置,可以使病人腿部来回运动,加快腿部的血液流通速度,减少关节的恢复周期,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
现有的骨科康复训练方法,大多是病人自主通过拐杖支撑身体走动来进行康复训练,但需要病人下床,有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且现有的训练器是通过吊脚或踏板的方式锻炼,只能固定在床边,对单个病人进行训练,在该病人休息时不能给别人用,降低了训练器的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需要病人下床和只能对单个病人进行训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控制室,所述升降控制室的内部中间设置有气缸,所述升降控制室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气缸的顶部设置有伸缩杆a,所述伸缩杆a的顶部固定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两侧均固定有推动臂,所述推动臂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套,所述支撑臂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的 一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夹板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伸缩杆b的另一端,所述夹板的中间设置有轮盘,所述连接杆分别贯穿于夹板和轮盘的中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的中部设置有脚槽。
优选的,所述脚踏板呈“矩形”,且其通过连接杆与轮盘活动连接,同时所述脚踏板以圆盘为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臂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5—15度,且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支撑臂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高度与固定臂高度相等,且其一侧固定有夹板,同时所述夹板通过转轴与固定臂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臂呈“弧形”,且其一端粘合有橡胶套,并以支撑臂的中心点为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底座采用钢板制造而成,且其顶部表面为“流线型”,同时底座的表面积大于升降控制室的表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采用移动式的脚踏伸缩装置,当一个病人用完之后,可以将其移动给另外一个顾客病人,提高了训练器的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脚踏板呈“矩形”,且其通过连接杆与轮盘活动连接,同时脚踏板以圆盘为中心对称设置,可以使病人腿部来回运动,加快腿部的血液流通速度,减少关节的恢复周期,提高效率,固定臂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5—15度,且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支撑臂的外表面,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将固定臂调整为适合腿部运动的角度,病人躺在床上即可,不需要起身,增加了安全性,提高了运动效率,转轴的高度与固定臂高度相等,且其一侧固定有夹板,同时夹板通过转轴与固定臂活动连接,可以使腿部进行左右两侧的转动,多方位运动时腿部更加舒适,提高病人的锻炼积极性,减小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推动臂呈“弧形”,且其一端粘合有橡胶套,并以支撑臂的中心点为中心对称设置,可以根据病人的需求随时移动训练器,提高了训练器的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底座采用钢板制造而成,且其顶部表面为“流线型”,同时底座的表面积大于升降控制室的表面积,美观的同时防止在移动的过程中碰伤,且可以将突出的部分移动到床架底部,方便固定训练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新春,未经陈新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99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