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控制磁流变液减震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7248.6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6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荫;王社良;全晓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12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菱形支架 耗能 磁流变液 法兰盘 励磁线圈 压电陶瓷 减震支座 摩擦制动 主动控制 作动杆 弹簧 缸体 体内 作用力传递 缸体中部 固定支座 荷载作用 减震设备 受压变形 挡板 上端 板铰接 强磁场 自复位 外部 下端 挤压 摩擦 输出 | ||
一种主动控制磁流变液减震支座,包括耗能缸体,耗能缸体中部设有菱形支架,菱形支架是由四块摩擦制动板铰接而成,菱形支架的下端和耗能缸体内的固定支座连接,菱形支架的左右端各连接一个附有励磁线圈的挡板,菱形支架的上端通过作动杆与法兰盘连接,法兰盘与减震设备连接,法兰盘的下部与耗能缸体之间连接有弹簧和压电陶瓷,压电陶瓷与励磁线圈相连,耗能缸体内充满磁流变液;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法兰盘将外部作用力传递给作动杆,菱形支架受压变形,使得摩擦制动板之间发生摩擦,同时压电陶瓷收到挤压,将产生电能输出到励磁线圈中,进而产生强磁场,使得磁流变液液固态交替,实现耗能;在弹簧的作用下,该支座可以实现自复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消能支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控制磁流变液减震支座。
背景技术
地震中,支座震害极为普遍,是桥梁整体抗震性能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主要是由于支座设计上未考虑抗震要求,构造上连接和支撑等构造措施不足,某些支座形式和材料上有欠缺等造成支座倾斜、剪断、锚固螺栓拔出。现阶段的减震支座技术虽具有承载性,但是耗能效果差,不能实现复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控制磁流变液减震支座,具有高耗能、自复位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主动控制磁流变液减震支座,包括耗能缸体3,耗能缸体3中部设有菱形支架11,菱形支架11是由四块摩擦制动板10铰接而成,菱形支架11的下端和固定支座12连接,固定支座12连接在耗能缸体3内底部,菱形支架11的左右端各连接一个附有励磁线圈5的挡板4,菱形支架11的上端和作动杆2的底端连接,作动杆2的上端伸出耗能缸体3外,并与法兰盘6连接,法兰盘6通过高强螺栓9与减震设备连接,法兰盘6的下部与耗能缸体3之间连接有自然伸长的弹簧7和压电陶瓷1,压电陶瓷1具有正压电性,压电陶瓷1的电力输出端通过耗能缸体3内的导线与励磁线圈5的电力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耗能缸体3内充满磁流变液8,挡板4、菱形支架11均浸没在磁流变液8中。
所述的作动杆2与耗能缸体3之间设有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压电陶瓷1具有正压电性,受压将产生电能的性能,使得产生的电能输出到励磁线圈5中,进而产生强磁场。
2、利用磁流变液8在零场情况下表现为流动性良好的液体,其表现粘度很小,在强磁场作用下可在短时间内表现粘度很大且呈现固态的特性,使得磁流变液8液固态交替,从而实现该支座在设备、结构领域减震消能的用途。
3、本实用新型也用到了摩擦消能的原理,菱形支架11受压变形,摩擦制动板10之间发生摩擦,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高强螺栓9控制板间挤压力,进而与需要减震的结构的振动频率相适应。
4、通过弹簧7能够实现震后自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法兰盘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72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支座
- 下一篇:一种用于预制梁安装的双钢筒临时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