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动检测计费器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2591.1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3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石扬;吴嘉禄;王丽;胡建宇;蒋晓玲;邱坤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先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4/00 | 分类号: | G01D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费器 工装 检测 定位板 指压板 工位 本实用新型 工装基座 自动检测 上固件 拉压 肘夹 复位弹簧 固定设置 机械定位 接触不良 连接设置 配合安装 多工位 触点 导轨 探针 下端 压杆 压紧 匹配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检测计费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工装上固件通过工装侧固件设置在工装基座上,拉压式肘夹固定设置在工装上固件中部,拉压式肘夹的下端连接设置计费器指压板,计费器定位板通过第二导轨和复位弹簧配合安装在工装基座上,计费器指压板与计费器定位板的位置相匹配;所述计费器定位板上设置多个计费器检测工位,计费器检测工位内放置待检测计费器,计费器指压板下方设置多组与计费器检测工位配合的压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机械定位,用探针的方式接触计费器检测触点,能有效避免人为检测导致的接触不良;通过多工位的方式,一次可进行多个计费器同时检测;通过机械的方式压紧计费器,实现了自动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检测计费器的工装。
背景技术
计费器在安装到燃气表之前,需要进行功能检测。现有检测方式为通过人工进行探针在触点上的检测,现有检测方式有如下一些问题:①人工用探针检测效率低,检测通过率不高;②容易因为人为的原因造成检测时接触不良;③单次检测的数量少,工人无法提高效率。因此设计一种高效检测计费器的工装就非常必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检测计费器的工装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检测计费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基座、工装上固件、工装侧固件、计费器定位板、计费器指压板和拉压式肘夹,工装上固件通过工装侧固件设置在工装基座上,拉压式肘夹固定设置在工装上固件中部,拉压式肘夹的下端连接设置计费器指压板,计费器定位板通过第二导轨和复位弹簧配合安装在工装基座上,计费器指压板与计费器定位板的位置相匹配;所述计费器定位板上设置多个计费器检测工位,计费器检测工位内放置待检测计费器,计费器指压板下方设置多组与计费器检测工位配合的压杆。
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检测计费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计费器检测工位下方的工装基座上设置有若干根与计费器检测工位相对应的检测探针,计费器定位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检测探针相配合的通孔,检测探针下端焊接设置在安装于工装基座内的检测电路板上,检测探针上端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与放置在计费器检测工位上的待检测计费器的触点配合。
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检测计费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压式肘夹通过连接件与计费器指压板相连,连接件上设置两个长腰孔,连接件与计费器指压板通过设置在长腰孔内的螺栓相连。
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检测计费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上固件与工装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导轨,计费器指压板通过直线轴承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
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检测计费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基座上设置有与复位弹簧相配合的限位槽,复位弹簧设置在限位槽内。
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检测计费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工装基座上,计费器定位板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
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检测计费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基座上设置有导向槽,计费器定位板上设置有导杆,导杆与所述导向槽配合设置。
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检测计费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计费器指压板上设置多个与计费器检测工位相配合的开关触头,按压开关触头,开关触头下端能够触发对应计费器上的开关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机械定位,用探针的方式接触计费器检测触点,能有效避免人为检测导致的接触不良;
2、通过多工位的方式,一次可进行多个计费器同时检测;
3、通过机械的方式压紧计费器,实现了自动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计费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先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先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2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