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形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1777.5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0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罗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B60B19/14 | 分类号: | B60B1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009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球壳体 球形转轮 容置腔 球形轮 滚珠 内壁 车轮技术领域 转动灵活 地连接 可拆卸 可转动 容置 省力 通孔 连通 相抵 自由 | ||
一种球形轮机构,涉及车轮技术领域。包括球形转轮、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第一半球壳体的内壁和第二半球壳体的内壁均可转动地嵌设有多个滚珠,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并围成用于容置球形转轮的呈球状的容置腔。球形转轮容置于容置腔并与滚珠相抵。第一半球壳体和/或第二半球壳体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并用于球形转轮的一部分露出的通孔。其能够在360°范围内实现自由行走,转动灵活且转向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球形轮机构。
背景技术
普通车轮装置行走范围较小,不能实现360度范围内的自由行走。对于目前使用的万向轮而言,要实现360度范围内的自由行走,对旋转部位的润滑要求较高,一旦出现润滑不良,现有的万向轮的转向能力就会急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形轮机构,其能够在360度范围内实现自由行走,转动灵活且转向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球形轮机构,其包括:球形转轮、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第一半球壳体的内壁和第二半球壳体的内壁均可转动地嵌设有多个滚珠,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并围成用于容置球形转轮的呈球状的容置腔。球形转轮容置于容置腔并与滚珠相抵。第一半球壳体和/或第二半球壳体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并用于球形转轮的一部分露出的通孔。
进一步地,多个滚珠沿第一半球壳体的内壁和第二半球壳体的内壁呈阵列分布。
进一步地,球形转轮的半径同滚珠的半径的比值为:10~20:1。
进一步地,球形转轮的半径同滚珠的半径的比值为:15:1。
进一步地,第一半球壳体包括第一外壳体和第一内胆,第一内胆和第一外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半球壳体包括第二外壳体和第二内胆,第二内胆和第二外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滚珠可转动地嵌设于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外壳体和第二外壳体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球形轮机构还包括加固套,加固套具有凹槽。第一外壳体和第二外壳体均容置于凹槽,第一外壳体和第二外壳体均与凹槽的侧壁和底壁相抵。
进一步地,第一外壳体和第二外壳体均与凹槽的底壁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球形轮机构还包括加固螺栓。加固套开设有贯穿凹槽的底部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外壳体的外壁开设有用于同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一螺孔,第二外壳体的外壁开设有用于同第二通孔配合的第二螺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球形轮机构利用球形转轮来与地面接触。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为球形转轮提供了转动的空间,并利用嵌设于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内壁的滚珠来为球形转轮的转动提供“润滑”,避免球形转轮直接与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的内壁直接接触而产生太大的摩擦。
在前行过程中,球形转轮发生转动,滚珠随球形转轮的转动而转动,滚珠一方面承担了传递压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还承担了减小摩擦力的作用,且由于滚珠沿着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的内壁分布,球形转轮得以平稳、灵活地转动。由于第一半球壳体和第二半球壳体围成的容置腔呈球状,也使得球形转轮能够灵活地沿着各个方向转动,实现在360度范围内的自由行走。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球形轮机构能够在360度范围内实现自由行走,转动灵活且转向省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17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拆卸船式拖拉机水旱两用轮及换轮板组件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轮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