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场的开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0574.4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0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郭远树;刘小林;伍教森;曾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3413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采层 矿井 矿场 运输出口 连通口 本实用新型 有效地减少 底壁 矿石 连通 转运 进口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场的开采结构,所述矿场的开采结构包括:第一开采层,所述第一开采层具有第一溜矿井,所述第一溜矿井具有第一运输进口和第一运输出口,所述第一运输出口形成在所述第一溜矿井的底壁上;第二开采层,所述第二开采层位于所述第一开采层的下方,所述第二开采层具有第二溜矿井,所述第二溜矿井的顶部具有连通口,所述第一运输出口与所述连通口连通以使所述第一溜矿井内的矿石通过所述连通口进入所述第二溜矿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矿场的开采结构,可有效地减少转运过程,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还起到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地下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场的开采结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矿场开采过程中,上部中段矿石先通过溜矿井溜入到运输巷道内,然后在运输巷道内转运到下一个中段的溜矿井,最后再集中统一放矿。在转运过程中,需要用车辆或人力将矿石运送到溜矿井内,投入人力大,劳动强度大,运送功效低,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矿场的开采结构,所述矿场的开采结构有效地减少了转运过程,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还起到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矿场的开采结构,包括:第一开采层,所述第一开采层具有第一溜矿井,所述第一溜矿井具有第一运输进口和第一运输出口,所述第一运输出口形成在所述第一溜矿井的底壁上;第二开采层,所述第二开采层位于所述第一开采层的下方,所述第二开采层具有第二溜矿井,所述第二溜矿井的顶部具有连通口,所述第一运输出口与所述连通口连通以使所述第一溜矿井内的矿石通过所述连通口进入所述第二溜矿井。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矿场的开采结构,通过使第一溜矿井的第一运输出口与第一溜矿井的连通口连通以使第一溜矿井内的矿石通过连通口进入第二溜矿井,由此,第一溜矿井内的矿石不必通过转运就可直接经过连通口溜入第二溜矿井,有效地减少了转运过程,不需要再通过车辆或人力将矿石运送到第二溜矿井内,省去了矿车装矿、人力运输、用振动漏斗放矿等过程,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运送功效,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溜矿井上设有第一矿斗,所述第一矿斗具有彼此连通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运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连通口连通。
具体地,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连通口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连通口之间设有运输滑槽。
具体地,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运输滑槽倾斜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靠近所述第一矿斗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溜矿井的底壁向下倾斜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矿场的开采结构进一步包括:护栏,所述护栏环绕在所述连通口的外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溜矿井的顶部形成有第二运输进口,所述第二运输进口上设有格筛。
具体地,所述格筛为钢制格筛。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矿场的开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开采结构100;
第一开采层1;第一溜矿井11;第一运输进口11a;第一运输出口11b;
第二开采层2;第二溜矿井21;连通口21a;第二运输进口21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05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梭式矿车
- 下一篇:用于掘进工作面的设备运输装置及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