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AN总线系统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0190.2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9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军;郑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恒韬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齐则琳;张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转换设备 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 光电复合缆 汽车CAN总线 传输介质 电磁干扰 连接通信 信号交流 铜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AN总线系统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CAN总线系统包括多个光电转换设备,两个所述光电转换设备之间通过光电复合缆连接,且任意两个所述光电转换设备之间均可通过所述光电复合缆进行光信号交流,多个所述光电转换设备用于与多个不同功能的电子设备一一对应连接通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CAN总线的铜缆传输介质易受电磁干扰和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CAN总线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AN总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ISO11898CAN标准的CANBUS(Controller Area Net-work Bus,车载控制器局域网),是制造厂中连接现场设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面向广播的串行总线系统,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最初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开发用于汽车工业,CANBUS被设计作为汽车环境中的微控制器之间通讯,在车载各电子控制装置ECU之间交换信息,形成汽车电子控制网络。它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讯总线,基本设计规范要求有较高的位速率,高抗干扰性,而且能够检测出产生的任何错误。信号传输距离达到10Km时,仍然可提供高达5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由于CAN串行通讯总线具有这些特性,它很自然的在汽车、制造业以及航空工业中受到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光电模块所附有的通信端口主要为石英光纤或铜缆,石英光纤衰减低、带宽高,是长距离数据传输的主要介质,但不适宜多次插拔、弯曲、震动,施工测试维护费用高,难以在用户端普及,其连接器件成本和安装费用大大增加了系统的造价。而铜缆受电磁辐射影响较大,受传输损耗、带宽及噪声的限制成为瓶颈。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上的各种电子装置越来越多,电子控制装置之间的通讯也越来越复杂,而汽车上传统的电气系统大多采用点对点的单一通信方式,相互之间少有联系,造成了庞大的布线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汽车愈加复杂的控制系统要求。汽车控制局域网CAN总线应运而生,它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为实现汽车控制部件的智能化和汽车控制系统的网络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汽车内部各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现有汽车内部CAN总线,其通信介质采用的是金属双绞线。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增加,车内各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也更加频繁。由于汽车内部电磁环境恶劣,基于金属双绞线的CAN总线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数据传输准确率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提供一种CAN总线系统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增加,车内各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也更加频繁,由于汽车内部电磁环境恶劣,基于金属双绞线的CAN总线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数据传输准确率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CAN总线系统,其包括多个光电转换设备,两个所述光电转换设备之间通过光电复合缆连接,且任意两个所述光电转换设备之间均可通过所述光电复合缆进行光信号交流,多个所述光电转换设备用于与多个不同功能的电子设备一一对应连接通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如上述的CAN总线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用光电复合缆将光电转换设备连接起来组成CAN总线系统,多个所述光电转换设备与多个不同功能的电子设备一一对应连接通信,解决了现有的汽车CAN总线系统的铜缆传输介质易受电磁干扰和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电复合缆一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电耦合器一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电转换设备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框架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恒韬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恒韬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0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识别器
- 下一篇:一种光通信发射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