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手术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7219.1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5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宏;陈小婉;詹玉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洵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吸管 耳鼻喉手术刀 负压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 引流孔 抽吸 等离子手术刀 医疗器械技术 手柄 电极放电 电解废液 手术过程 筒状刀体 电源线 方便性 一次性 电极 废液 负压 排出 连通 切除 堵塞 保证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鼻喉手术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鼻喉手术刀,包括基座、筒状刀体、抽吸管、电源线、负压发生装置、手柄和多个电极,同时负压发生装置与抽吸管的一端连通,抽吸管内部产生负压,从抽吸管另一端的引流孔将切除的组织以及电解废液抽吸出来,由于负压发生装置的设计能够提高抽吸力度,确保引流孔不会被堵塞,保证手术过程中产物和废液及时排出,确保电极放电稳定性,提高手术质量,实现了手术的精确、安全、方便性,可作为一次性等离子手术刀用于耳鼻喉手术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鼻喉手术刀。
背景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消融技术因拥有安全、微创、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已逐渐应用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各个领域,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定频率的电场,将等离子体手术电极与靶组织之间的电解液转换成低温等离子体态,在手术电极前端形成一个高度聚集的等离子体薄层,强大的电场使等离子体薄层中自由带电粒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并将能量传递给靶组织,解离靶组织中构成细胞成分的分子键,使靶组织中的细胞以分子为单位解体,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和氧化物,并造成组织的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消融及切割效果。低温等离子体消融术属于微创手术,可保持局部黏膜组织结构的安全性,并能有效减轻术后水肿与疼痛,消融时间很短,约15-20分钟,术后症状即得到缓解,一般术后不会再复发,适用于人体各种组织的修型、切除和凝血,手术过程安全无痛苦。可有效治疗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鼾症、咽部肿瘤等。
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电极尺寸较小,且结构复杂。若电极放电区域的小孔被手术产物堵塞,将直接影响液体输送、冲洗、抽吸等功能,甚至需要中断手术过程,更换手术电极后方可继续手术。因此,减轻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引流口堵塞可有效改善手术过程稳定性和手术质量。
目前的等离子耳鼻喉手术刀大多都采用等离子手术刀,利用等离子消融技术,主要是为了息肉消融手术,由于人体的耳鼻喉中多为软组织和感观细胞,高温会破坏临近细胞组织的功能,需要控制其低温下手术,同时由于该类手术多为组织外手术作业,而过多的体液会影响手术的操作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耳鼻喉手术刀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堵塞引流孔,影响手术的操作性,导致手术无法顺利进行。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鼻喉手术刀,耳鼻喉手术刀,包括基座、筒状刀体、抽吸管、电源线、负压发生装置、手柄和多个电极,所述筒状刀体的一端与所述基座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筒状刀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电极固定在所述基座的另一端;所述基座上设有引流孔和注液孔,所述筒状刀体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抽吸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手柄伸入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引流孔连通,所述抽吸管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筒状刀体外侧的负压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电源线的一端穿过所述手柄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极连接,另一端与位于所述筒状刀体外侧的电源连接;所述筒状刀体的内壁面与所述抽吸管的外壁面之间形成供液通道,所述筒状刀体上设有与所述供液通道连通的注液口,所述注液孔与所述供液通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72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消融导管
- 下一篇:一种带照明装置的电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