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液滴容器及微液滴生成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5042.1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5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盛广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光阱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赵永辉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液滴 环形面 底面 环形侧面 试剂盒 平行 油相组合物 边沿部位 开口设置 拍照成像 平面状态 容器底板 收纳空间 液体表面 液面 垂直 观测 环绕 开口 包围 检测 申请 | ||
1.一种微液滴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面(611);
围绕所述底面(611)设置的第一环形侧面(621),所述第一环形侧面(621)与所述底面(611)相连,并包围形成一个具有开口(631)的收纳空间(630),所述第一环形侧面(621)垂直于所述底面(611);
环形面(641),环绕所述开口(631)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环形侧面(621)相连,所述环形面(641)与所述底面(611)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液滴容器(60)进一步包括:
容器底板(610),所述容器底板(610)的表面为所述底面(611);
围绕所述容器底板(610)设置的第一环形侧板(620),所述第一环形侧板(620)的内表面为所述第一环形侧面(621),所述第一环形侧板(620)与所述容器底板(610)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容器底板(610)共同包围形成所述收纳空间(630);
环形板(640),所述环形板(640)的表面为所述环形面(641),所述环形板(640)与所述第一环形侧板(620)远离所述容器底板(610)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环形板(640)与所述容器底板(610)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液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640)的内周与所述第一环形侧板(620)远离所述容器底板(610)的一端连接所述微液滴容器(60)还包括:
第二环形侧板(650),所述第二环形侧板(650)环绕所述环形板(640)设置并与所述环形板(64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形侧板(650)的半径大于所述环形板(640)的内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液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640)的外周与所述第一环形侧板(620)远离所述容器底板(610)的一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液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侧板(620)的外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侧面(62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液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液滴容器(60)还包括第三环形侧板(660),所述第三环形侧板(66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面(611),所述第三环形侧板(66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侧板(620)的内周,所述第三环形侧板(660)与所述容器底板(610)共同包围形成所述收纳空间(63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液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形侧板(660)与所述容器底板(610)垂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液滴容器(60)还包括多个环形凸条(613),间隔设置于所述底面(611),每个所述环形凸条(613)与所述底面(611)包围形成一个微液滴收纳槽(61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液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液滴收纳槽(614)内壁表面设置有疏油层。
10.一种微液滴生成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微液滴容器(60)、密封盖(670)以及油相组合物,所述油相组合物放置于所述收纳空间(630)中,所述密封盖(670)设置于所述开口(631),用以将所述收纳空间(630)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光阱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未经北京光阱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50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透过率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免疫荧光微流控芯片的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