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灯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0340.1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5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增;张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1/00 | 分类号: | B60Q1/00;B60Q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周庆路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被控端 主控端 车灯总成 根数据 本实用新型 正极电源线 控制系统 汽车车灯 总线 装配 车灯控制系统 控制器通讯 汽车控制器 材料成本 控制方式 通讯连接 直接供电 数据线 车灯 可控 线束 通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灯控制系统,包括与汽车控制器通讯连接的主控端控制器,对应设置在车灯总成内并与各车灯可控连接的被控端控制器,所述的被控端控制器通过一根数据总线与所述的主控端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的主控端控制器和被控端控制器分别由正极电源线直接供电。本实用新型的车灯控制系统,在每个车灯总成内设置被控端控制器,而且利用一根数据线实现其与主控端控制器的通讯,再加上一根正极电源线,每个车灯总成仅需装配两根线即可,一根数据总线的进行控制方式,也减少数据线的长度,整体上大大减少线束的使用,减少装配和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车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灯因其结构设计原因,导致汽车灯在装配过程中,反光碗与壳体不容易装配,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且装配后,反光碗与壳体之间容易发生松动的现象;LED线路板总成与壳体之间容易发生松动的现象,进而导致汽车灯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响。
而且,随着车灯总成的越来越普及,车灯的集成化逐步在提高,但是,却导致控制线束过多,过长,导致安装成本、人力束线成本以及电源线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汽车车灯控制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车灯控制系统,包括与汽车控制器通讯连接的主控端控制器,对应设置在车灯总成内并与各车灯可控连接的被控端控制器,所述的被控端控制器通过一根数据总线与所述的主控端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的主控端控制器和被控端控制器分别由正极电源线直接供电。
所述的车灯的回路上分别串接有由被控端控制器控制的继电器。
在所述的车灯的每个回路上、该车灯总成的部分或全部回路上设置有与对应的被控端控制器通讯的传感器。
所述的传感器为光电隔离传感器。
还包括与所述的主控端控制器通讯连接的烟雾传感器,所述的烟雾传感器设置在前机舱盖内。
所述的传感器包括串联接在回路中的光感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一种汽车车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主控端控制器接收汽车控制器车灯控制信号通过一根数据总线发送控制指令,所述的控制指令包括车灯总成地址、总成内车灯地址及控制方式;
2)各车灯总成的被控端控制器均接收该控制指令并解析,如地址不匹配,则丢弃,如地址匹配则执行对车灯的控制;
3)输出车灯控制的被控端控制器通过数据总线向主控端控制器发送反馈信息;
4)主控端控制器收到反馈信息则该控制结束,若在预定时间内为收到反馈,则进行示警。
在所述的步骤3)中还包括通过传感器感测车灯点亮后再向主控端控制器发送反馈信息的步骤,若不能正常感测车灯点亮,则不发送反馈信息或者发送故障信息。
还包括收到烟雾报警信息后,通过主端控制器主动控制各车灯总成的车灯点亮进行报警的步骤。
所述的传感器包括串联接在回路中的光电隔离器、光感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步骤4)中未收到反馈信号,则主控端控制器会重复发送预定次数的控制指令,然后仍未收到反馈信息再进行示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0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梁用支撑元件
- 下一篇:一种汽车横梁支撑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