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稳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19329.3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2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熊柏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影电器(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彭俊垣 |
地址: | 51636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稳压电路 驱动电源 无电解电容 电解电容 方案解决 使用寿命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驱动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电解电容的LED灯稳压电路,包括驱动电源、LED灯以及接于所述驱动电源与LED灯之间的稳压电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调光灯电路,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LED驱动电源中采用电解电容影响LED驱动电源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驱动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电解电容的LED灯稳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在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新型、绿色、高效、长寿命的LED照明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长寿命是LED照明的最大优点之一,它的平均使用寿命达到80000-100000小时。
对于单级式的LED驱动电源,需要一个储能电容,由于电解电容的储能电容很大,现有LED驱动电源大多选用电解电容,而电解电容的使用寿命只有12000小时左右,是影响LED驱动电源整体寿命的主要元件。为了提高AC-DC LED驱动电源的使用寿命,有必要去除电解电容。并且LED灯两端的驱动电压会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产生波动,使得LED灯会产生闪烁,影响照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调光灯电路,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LED驱动电源中采用电解电容影响LED驱动电源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灯稳压电路,包括驱动电源、LED灯以及接于所述驱动电源与LED灯之间的稳压电路;
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电容C3、C5和C9、电阻R1-R2和R4、二极管D3和Z2、三极管Q1、光耦U1以及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包括初级绕组、反馈绕组和次级绕组;所述电容C9接于所述驱动电源的正负两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R2接入所述驱动电源的正极,发射极接入所述驱动电源的负极;所述初级绕组的两端分别接入所述驱动电源的正极和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光耦U1输出端的一端通过电容C5接入所述驱动电源的负极,另一端接入所述反馈绕组的一端;所述反馈绕组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3和电阻R4接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次级绕组的两端和光耦U1的输入端均分别接入所述LED灯的两端,且所述次级绕组的一端通过二极管D3接入所述LED灯的一端,所述LED灯的另一端通过二极管Z2接地。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源为接入市电的整流电源。
优选的,在所述LED灯的一端与二极管Z2之间接入限流电路。
优选的,所述限流电路包括电阻R10-R12和三极管Q3;所述电阻R10-R11并联接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LED灯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2接入所述LED灯的一端,集电极接入所述次级绕组,发射极接入所述二极管Z2。
优选的,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由二极管Z1、电阻R5-R6以及三极管Q1-Q2构成;所述电阻R6-R7并联接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驱动电源的负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5接入三极管Q1的发射极,集电极接入三极管Q1的基极,发射极接入驱动电源的负极;三极管Q2的基极还通过二极管Z1接入反馈绕组的一端。
优选的,还包括并联接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两端的RCD吸收电路;所述RCD吸收电路由电阻R3、电容C2和二极管D1构成,所述电阻R3和电容C2并联后,与所述二极管D1串联。
由上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向LED灯输出所需要的电压,使得电容C9可采用小容量电容,避免电容寿命影响驱动电源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使得LED灯的压降几乎不变,从而实现LED灯两端的驱动电压会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而维持稳定,避免LED灯产生闪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影电器(惠州)有限公司,未经丽影电器(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9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