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泄漏液压缓冲真空破坏补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16501.X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1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森润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30 | 分类号: | F16K17/30;F03B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气阀 阀板 液压缸 液压缓冲 补气装置 真空破坏 无泄漏 本实用新型 液压缓冲腔 支撑液压缸 水轮机 安全隐患 滑动密封 缓冲效果 密封磨损 密封状态 疲劳寿命 使用寿命 节流阀 径向力 支撑套 轴向力 弹簧 阀杆 阀体 平衡 密封 噪声 泄露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泄漏液压缓冲真空破坏补气阀;通过该补气阀设置的液压缸、阀板,液压缸安装在阀板上,同阀板一起动作,液压缸底部与阀杆间的滑动密封位于液压缓冲腔的内部,保证了液压缸内的完全密封,液压缓冲油处于完全密封状态,避免了密封磨损泄露,提高补气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该补气阀设置的节流阀,提高了阀板在关闭位置的缓冲效果,减少了阀板与阀体撞击产生的噪声,支撑套不仅起到了支撑液压缸的作用,还平衡了阀板开关时的径向力提高了补气装置的疲劳寿命,同时,该补气阀设置的弹簧,使轴向力得到平衡;另外,该补气阀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有效降低水轮机运行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泄漏液压缓冲真空破坏补气阀,属于水轮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水轮机设置的补气装置常采用液压缓冲,液压缸固定于阀体上,阀杆固定于阀板上,在液压缸内充满液压油,当流道内部出现真空需要补气时,阀杆与阀板一起移动,液压油缓冲阀板速度,确保在频繁补气时,阀板与阀座不产生强烈撞击。
由于阀杆与阀板连接一体运动,液压缸底部与阀杆配合部分必须设有移动密封,运行一段时间后密封必然产生磨损,液压缸内液压油会逐步泄漏外部,当液压缸内的液压油全部泄漏后,补气装置的缓冲功能失效,继续工作时,阀板与阀座会发生强烈的金属撞击,这不仅产生强大噪声,而且会加速部件的损坏,同时给水轮机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无泄漏液压缓冲真空破坏补气阀;通过该补气阀设置的液压缸、阀板,液压缸安装在阀板上,同阀板一起动作,液压缸底部与阀杆间的滑动密封位于液压缓冲腔的内部,保证了液压缸内的完全密封,液压缓冲油处于完全密封状态,避免了密封磨损泄露,提高补气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该补气阀设置的节流阀,提高了阀板在关闭位置的缓冲效果,减少了阀板与阀体撞击产生的噪声,支撑套不仅起到了支撑液压缸的作用,还平衡了阀板开关时的径向力提高了补气装置的疲劳寿命,同时,该补气阀设置的弹簧,使轴向力得到平衡;另外,该补气阀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有效降低水轮机运行中的安全隐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无泄漏液压缓冲真空破坏补气阀,它由阀杆、阀体、支撑套、上缸盖、阀杆轴瓦、阀杆密封、液压缸、缓冲板、阀板、压板、主密封、下缸盖、导向带、活塞密封、节流阀部分组成,其特征是:阀杆上端设置有进排气孔,阀杆底端设置有通油孔,阀杆中部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缓冲板,阀杆内设置有通气通道、通油通道,阀杆通过螺母与阀体相固定连接,阀杆下端、弹簧装入液压缸内,阀杆下端两侧通过导向带、活塞密封与液压缸相连接,阀体通过螺栓与支撑套相固定连接,液压缸上端设置有上缸盖、阀杆轴瓦、阀杆密封,液压缸下端设置有下缸盖,下缸盖下端设置有节流阀,液压缸通过缸体轴瓦与支撑套相连接,液压缸通过螺栓与阀板相连接,阀板上设置有主密封14、压板,液压缸、上缸盖、下缸盖、附件通过螺栓与阀板装配于一体,为轴向移动部件。
所述的阀杆底端与液压缸间的滑动密封位于液压缸、上缸盖、下缸盖所形成的液压缓冲腔的内部。
所述的下缸盖下端设置有节流阀,当阀门关闭到接近全关位置时,节流阀伸入阀杆底端的通油孔内,阀板的速度变慢,减轻阀板与阀体的金属撞击。
所述的阀板开关时,液压缸内的气体通过阀杆上部进排气孔吸入、排出。
所述的阀体外形为圆台形状,锥面设置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森润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森润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65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