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的肠囊温孵替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10545.1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5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徐蓓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6;C12M1/24;C12M1/04;C12M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50028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称量瓶 取样管 台式液 金属丝 肠囊 本实用新型 替代装置 简易 进气管 通孔 氧气瓶 穿过 生理学实验 水浴加热锅 凹槽设置 定位螺母 两侧设置 一端设置 仪器领域 内插 瓶口 曲形 弯钩 下端 制作 保证 | ||
一种简易的肠囊温孵替代装置,它属于生理学实验仪器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台式液称量瓶,所述的台式液称量瓶置于水浴加热锅内部,所述的台式液称量瓶的瓶口两侧具有凹槽,取样管的中部两侧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取样管通过两根金属丝固定于所述的台式液称量瓶顶端,所述的金属丝穿过取样管通孔的一端设置有曲形弯钩,所述的金属丝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凹槽设置有定位螺母,所述的凹槽的高度小于所述的取样管的高度,所述的取样管的下端挂有肠囊,所述的台式液称量瓶内插有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连接有氧气瓶。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简易、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可以大量制作该装置,能够保证批量完成实验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药理学实验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的肠囊温孵替代装置。
背景技术
外翻肠囊法是在体外培养小肠肠环技术和刷状缘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外翻肠囊法是指在动物麻醉无痛或屠宰状态下立即分离小肠,去掉肠系膜,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冲洗,然后根据试验目的将所需肠段分割为若干小段,外翻使肠黏膜向外,结扎一端形成肠囊装,灌注人工培养液后结扎另一端,置于添加有被测物质的培养液中,通入氧气,培养一定时间后,根据囊内外被测物质的变化来反应肠道对物质吸收状况的一种生理学实验方法。
传统的外翻肠囊温孵装置为封闭式系统,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发现出气管和试管塞的位置比较繁琐从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目前,传统的外翻肠囊温孵装置常出现的问题:1)取样问题,取样时,若力度过大可将肠囊吸扁,影响实验准确性;2)易脱落问题,肠囊固定时易脱落;3)组成较复杂,不宜大量快速完成实验,而且一旦肠囊脱落,实验过程中还需将试管口上端的试管塞及其附属的全部装置,取下来,因此较为繁琐;4)价格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的肠囊温孵替代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简易的肠囊温孵替代装置,所述的一种简易的肠囊温孵替代装置包括台式液称量瓶,所述的台式液称量瓶置于水浴加热锅内部,所述的台式液称量瓶的瓶口两侧具有凹槽,取样管的中部两侧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取样管通过两根金属丝固定于所述的台式液称量瓶顶端,所述的金属丝穿过取样管通孔的一端设置有曲形弯钩,所述的金属丝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凹槽设置有定位螺母,所述的凹槽的高度小于所述的取样管的高度,所述的取样管的下端挂有肠囊,所述的台式液称量瓶内插有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连接有氧气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的肠囊温孵替代装置,所述的水浴加热锅具有液晶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的肠囊温孵替代装置,所述的取样管的高度为1~2cm,直径为0.5cm,所述的取样管上通孔的直径为0.03~0.05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的肠囊温孵替代装置,所述的凹槽的高度为0.5~0.8cm,宽度为0.03~0.05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的肠囊温孵替代装置,所述的取样管为塑料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的肠囊温孵替代装置,所述的金属丝的直径为0.03~0.05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的肠囊温孵替代装置,所述的台式液称量瓶的容量为10ml。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的肠囊温孵替代装置,工作过程将取样管穿入金属丝,外翻肠囊,使浆膜面朝内,黏膜面朝外,将肠囊挂于取样管,再将肠囊置于台式液称量瓶中,悬挂肠囊时,将取样管两端的金属丝固定在试管两端的凹槽位置进行通气、温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的肠囊温孵替代装置,凹槽短于取样管,且凹槽底端要高于台式液称量瓶和水浴锅的液面,依据金属丝粗细,设计凹槽宽度,固定肠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商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05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