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式机械灌浆塞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7144.0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2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吴涛;孙得会;王占先;周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葛宏 |
地址: | 810007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浆 三通件 外管 内管 灌浆塞 阀门件 出口 丝管 连通 本实用新型 闭合 进口 循环式 挡块 左端 残留 两端连通 内管端部 右端面 重合 排出 水中 套接 清洗 报废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式机械灌浆塞,包括内管和三通件,内管右端设有灌浆出口;内管上依次套接有上外管、丝管和下外管,上外管右端和丝管左端分别与三通件相对的两端连通,下外管左端与丝管右端连通;下外管右端设有与三通件连通的回浆进口,用于将灌浆出口和回浆进口闭合且保持灌浆出口与三通件连通的阀门件,内管右端面设有外径大于阀门件内径的挡块。本实用新型拉动上外管使灌浆出口与回浆进口重合,内管端部的挡块勾动阀门件将灌浆出口与回浆进口闭合,水依次流过内管、灌浆出口和三通件,直到三通件排出的水中没有残留浆液为止,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灌浆塞的清洗,以避免残留的浆液堵塞灌浆塞使其报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式机械灌浆塞。
背景技术
灌浆是将某些固化材料,如水泥、石灰或其他化学材料灌入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地基岩土中,以填塞岩土中的裂缝和孔隙,防止地基渗漏,提高岩土整体性、强度和刚度。在闸、坝、堤等挡水建筑物中,常用灌浆法构筑地基防渗帷幕,是水工建筑物的主要地基处理措施。灌浆是通过钻孔(或预埋管),将具有流动性和胶凝性的浆液,按一定配比要求,压入地层或建筑物的缝隙中胶结硬化成整体,达到防渗、固结、增强的工程目的。灌浆按其作用可分为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回填灌浆、接触灌浆、接缝灌浆、补强灌浆和裂缝灌浆等;按灌浆材料可分为水泥灌浆、黏土灌浆、沥青灌浆及化学材料灌浆等。
具体的灌浆步骤一般包括,预钻一灌浆孔,然后将灌浆塞伸入灌浆孔,灌浆材料通过灌浆塞的灌浆出口灌入地层,部分浆液会通过内管与顶管之间的间隙回流到三通件,再从三通件的开口处流出。在灌浆完成后,灌浆塞的内管与顶管中会残留大量难以清洗的浆液,残留的浆液容易造成灌浆塞堵塞使其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循环式机械灌浆塞,以解决现有灌浆塞在灌浆完成后会残留大量难以清洗的浆液,残留的浆液容易造成灌浆塞堵塞使其报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循环式机械灌浆塞,包括内管和三通件,内管右端设有灌浆出口;所述内管上依次套接有上外管、丝管和下外管,上外管右端和丝管左端分别与三通件相对的两端连通,下外管左端与丝管右端连通;所述下外管右端设有与三通件连通的回浆进口,用于将灌浆出口和回浆进口闭合且保持灌浆出口与三通件连通的阀门件,内管右端面设有外径大于阀门件内径的挡块。
作为优选,所述上外管上套接有开关套筒,开关套筒上设有Z型口,上外管的外圆柱面上垂直螺接有能够在Z型口中滑动的螺杆。
作为优选,所述下外管右端设有用于防止阀门件脱落的滑槽,阀门件上设有能够在滑槽中滑动的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下外管上套接有多个橡胶球,丝管上套接有用于挤压橡胶球使其膨胀的顶管,丝管上螺接有用于推动顶管挤压橡胶球的母丝件。
作为优选,所述下外管上套接有多个隔垫环,一个橡胶球两端分别与一个隔垫环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丝管上套接有位于母丝件和顶管之间的压力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母丝件外圆柱面上垂直分布有多个便于拧动母丝件的支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拉动上外管使灌浆出口与回浆进口重合,内管端部的挡块勾动阀门件将灌浆出口与回浆进口闭合,将水管与内管接通以清洗内部残留的浆液,水依次流过内管、灌浆出口和三通件,直到三通件排出的水中没有残留浆液为止,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灌浆塞的清洗,以避免残留的浆液堵塞灌浆塞使其报废。
2.本实用新型开关套筒上设有Z型口,上外管的外圆柱面上垂直螺接有螺杆,螺杆能够在Z型口中滑动,便于操作人员推拉上外管,以及根据螺杆在Z型口中的位置判断阀门件所处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7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养护紧固处理装置
- 下一篇:钢管全包封混凝土浇筑稳管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