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墨上色均匀的供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6884.2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9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兴旺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B01F15/06;B01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墨 上色 均匀 供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料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油墨上色均匀的供料系统。
背景技术
墨槽的供给都是采用配料槽,再通过墨泵循环直接注入到墨槽里面,然后再转移到网纹辊上,目前技术中,油墨中的颜料颗粒会沉到料槽的底部,因此需要设置搅拌机构进行搅拌均匀,这样进入到墨槽中的油墨才会均匀,设置搅拌机构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的复杂;再者由于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溶解性不同,也会造成上色不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墨上色均匀的供料系统,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实现恒温以及搅拌,使得上色更加的均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油墨上色均匀的供料系统,包括墨槽以及配料槽,所述墨槽与配料槽之间设置一个循环装置,所述墨槽中安装有网纹辊,墨槽以及配料槽之间通过循环装置连接导通,所述循环装置包括第一循环管以及第二循环管,第一循环管与第二循环管两侧分别连接墨槽以及配料槽,所述配料槽中间设置一个配料腔,第二循环管设置于第一循环管的下端并设置一循环泵,靠近第二循环管的配料腔中设置一个凸出的固定盒,固定盒内设置一个进液腔,固定盒的外壁设置一个以上的进液孔,进液孔的外侧端设置一个螺旋叶片,所述第一循环管的外部设置有恒温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叶片一端通过一转轴转动安装于固定盒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恒温装置包括一外保温壳、内导热管、加热丝以及电控盒,电控盒内设置电控主板以及电源模块,电控主板上端面设置有控制按键,加热丝通过电控主板控制加热温度,加热丝伸入于外保温壳的保温腔中,保温腔中填充保温液,保温液通过加热丝加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导热管设置于保温腔中,内导热管整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其中间设置一个固定轴孔,第一循环管装入于固定轴孔中,并吸收内导热管的热量,内导热管与外保温壳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一个循环装置实现对配料槽中颜料颗粒的混合均匀,省去搅拌机构,并且在该循环装置上设置恒温装置,保证墨槽内部温度,保持最佳的溶解性,上色更加的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包括墨槽7以及配料槽1,墨槽7与配料槽1之间设置一个循环装置,墨槽中安装有网纹辊6,墨槽7以及配料槽1之间通过循环装置连接导通,循环装置包括第一循环管8以及第二循环管4,第一循环管8与第二循环管4两侧分别连接墨槽7以及配料槽1,配料槽1中间设置一个配料腔2,第二循环管4设置于第一循环管8的下端并设置一循环泵9,靠近第二循环管4的配料腔2中设置一个凸出的固定盒11,固定盒11内设置一个进液腔,固定盒的外壁设置一个以上的进液孔12,进液孔12的外侧端设置一个螺旋叶片13,第一循环管8的外部设置有恒温装置3。
其中,螺旋叶片13一端通过一转轴转动安装于固定盒11上,当循环泵工作时,配料腔中的油墨会穿过进液孔进入到进液腔中,油墨在进入到进液孔之前,会带动螺旋叶片旋转,进而将油墨均匀化,利用循环泵不断循环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兴旺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兴旺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68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