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耳穴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2960.2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7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林丽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丽燕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国冉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丸 安装槽 耳穴贴 放置槽 安装座 抵压块 内底壁 转动槽 底面 耳穴 本实用新型 弹簧安装 活动连接 穴位位置 一端连接 医用胶布 弹簧 内开 有压 粘贴 对称 相通 医师 治疗 帮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耳穴贴,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压丸,所述外壳的底面设置有医用胶布,所述外壳内沿压丸对称设有与放置槽相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底壁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压丸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安装槽的内底壁上,所述连杆靠近压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压块,所述抵压块远离连杆的一侧活动连接在压丸的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通过更换压丸代替直接更换耳穴贴的做法,避免人们在没有医师帮助下无法找到穴位位置,防止错误粘贴耳穴贴的情况发生,确保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药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耳穴贴。
背景技术
耳穴贴压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因为是作用于穴位上的,且一般一个治疗周期为3-7天,市面上常用的耳穴贴大多为一次性使用,一般只能维持一两天,在诊所内由医师贴上第一个耳穴贴后,这之后需要更换第二个,但是因为涉及人体穴位,较为复杂,一般人难以掌握,无法知道穴位的位置所在,所以第二次更换穴位贴的时候就出现找不到穴位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穴位贴是作用于穴位上的,且一般一个治疗周期为3-7天,市面上常用的耳穴贴大多为一次性使用,一般只能维持一两天,在诊所内由医师贴上第一个耳穴贴后,这之后需要更换第二个,但是因为涉及人体穴位,较为复杂,一般人难以掌握,无法知道穴位的位置所在,所以第二次更换穴位贴的时候就出现找不到穴位的情况,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耳穴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耳穴贴,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压丸,所述外壳的底面设置有医用胶布,所述外壳内沿压丸对称设有与放置槽相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底壁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压丸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安装槽的内底壁上,所述连杆靠近压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压块,所述抵压块远离连杆的一侧活动连接在压丸的外表面上,所述外壳的顶面开设有与放置槽相通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插设有抵压座,所述抵压座的底面活动连接在压丸的上表面,所述外壳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抵压座靠近套管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套管内滑动连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套管的内底壁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限位盘远离抵压座的侧面上,所述限位盘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远离限位盘的一端伸出套管并活动连接在卡接槽内。
优选地,所述连杆内插设有插杆,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开设有与转动槽相通的转动口,所述插杆转动连接在转动口内。
优选地,所述卡接板的表面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外表面设有滚花摩擦面。
优选地,所述抵压座的底面弧度与压丸的上表面的弧度相贴合,所述抵压块远离连杆的一侧的弧度与压丸的外表面的弧度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套管靠近抵压座的一端设置有块状凸起,所述块状凸起与卡接板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为拉伸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丽燕,未经林丽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29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足底按摩机
- 下一篇:一种中医护理用足底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