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瘫患者用髋部体位垫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0647.5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7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霞;杨柳;张蕾;毛莉梅;白云;王鑫;冯静;朱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何凯英 |
地址: | 71001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体 髋部 调节杆 体位 偏瘫 通孔 垫本体 弧形垫 连接垫 体位垫 底垫 本实用新型 底部连接 对称设置 人体髋部 弹性的 弧形面 内螺纹 上表面 外螺纹 床框 床体 恢复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瘫患者用髋部体位垫,包括体位垫本体,所述体位垫本体包括左垫体、具有弹性的连接垫和右垫体;所述左垫体或右垫体的上表面为与人体髋部配合的弧形面;且所述左垫体和右垫体分别对称设置;患者的髋部躺在左垫体和右垫体之间的连接垫上;所述左垫体和右垫体分别包括底垫和弧形垫;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为四个,其分别从底垫的外侧的左右两端的通孔插入,另一端与所述弧形垫的底部连接;所述调节杆从床体的床框插入该通孔内,所述调节杆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内的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调节髋部的体位高度的偏瘫患者用髋部体位垫,其具有便于调节、有利于患者恢复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偏瘫患者用髋部体位垫。
背景技术
目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居于中国死亡原因首位,并且多数患者会出现偏瘫。而针对脑血管疾病等导致的偏瘫,在康复治疗护理中需要早期摆放良肢位。良肢位又称为“良姿位”,它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良好体位,其作用是防止关节挛缩畸形、防止肩关节半脱位和垂足、减轻痉挛。在良肢位摆放的平卧位摆放时,为预防髋部后撤,保证患者腿部的充分舒适和利于患者康复,患者髋部及腿部通常需要护士、患者家属或护工利用传统翻身枕或大毛巾给予垫置。
但是上述方式不利于患者使用,且容易滑脱,既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不利于持续良肢位摆放,又容易加重髋部后撤将会进一步加重以后康复的难度。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偏瘫患者用髋部体位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调节髋部的体位高度的偏瘫患者用髋部体位垫,其具有便于调节、有利于患者恢复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偏瘫患者用髋部体位垫,包括体位垫本体,
所述体位垫本体包括左垫体、具有弹性的连接垫和右垫体;所述左垫体和连接垫通过活动轴连接,所述连接垫和右垫体通过活动轴连接;
所述左垫体或右垫体的上表面为与人体髋部配合的弧形面;且所述左垫体和右垫体分别对称设置;患者的髋部躺在左垫体和右垫体之间的连接垫上;
所述左垫体和右垫体分别包括底垫和弧形垫;
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为四个,其分别从底垫的外侧的左右两端的通孔插入,另一端与所述弧形垫的底部连接;
所述调节杆从床体的床框插入该通孔内,所述调节杆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内的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
如上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用髋部体位垫,其中,还包括弧形的衬板,所述衬板设于所述弧形垫的靠近外端部的位置,两个调节杆的上端分别于所述衬板固定连接;
所述衬板为一整体,其贴附在所述弧形垫下。
如上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用髋部体位垫,其中,所述衬板为厚度为1cm的钢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用髋部体位垫,其中,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设于所述调节杆的下端;
所述手柄为圆形,其上设有防滑垫。
如上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用髋部体位垫,其中,所述弧形垫为软硅胶垫体;其最外侧的高度为2cm;
所述体位垫本体上铺设有医用无纺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偏瘫患者用髋部体位垫,该体位垫本体包括左垫体和右垫体,可将患者的髋部垫起来,同时通过调节杆调节其高度,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第三医院,未经西安市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0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