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巴特勒网络的垂直互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9163.3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8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光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30 | 分类号: | H01Q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向晟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相器 互联结构 电桥 输入端 垂直 信号输出端 电桥输出 二级电桥 微波信号 信号激励 减小 网络 电子通信领域 技术性能指标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波束形成 插入损耗 功率分配 网络包括 有效匹配 多层板 微波 传输 优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信领域,具体涉及巴特勒网络垂直互联结构,其提供一种基于巴特勒网络的垂直互联结构,所述巴特勒网络包括信号激励端、移相器、电桥以及信号输出端,所述巴特勒网络的信号激励端连接到一级电桥的输入端,经一级电桥输出端连接到移相器,通过移相器连接到二级电桥的输入端,再经二级电桥输出端连接到移相器,经移相器后连接到三级电桥的输入端,经三级电桥输出端连接到信号输出端;所述移相器用于微波信号移相,实现多角度移相;所述电桥用于功率分配以及移相;采用该垂直互联结构能够实现多角度波束形成,保证微波信号的有效匹配传输,有效减小体积,实现技术性能指标的优化,同时采用微波多层板降低成本以及减小插入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信领域,具体涉及巴特勒网络垂直互联结构。
背景技术
在雷达系统中,天线通过波束之间的切换来实现照射范围的全面覆盖。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波束,不仅可以实现180°视域覆盖,而且可增加发射或者接收功率。其中巴特勒网络正是实现这种波束切换的理想馈电网络。但是,在ka频段,该网络受到空间结构限制,如何利用空间结构实现巴特勒网络的特性功能将成为关键。
在ka频段,实现该微波结构的方式有微带结构,SIW(介质集成波导)结构以及带状线结构。微带结构具有占用空间大,印制板匹配线占线较宽,结构支撑一般只能采用金属腔体,最多实现双面结构的特点。SIW结构具有电路结构较大,也需要有金属腔体作为支撑,同时在空间Z轴上无法有效展开,仅能在二维平面上实现,较微带结构体积更大,质量也更重的特点。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电路方式是带状线结构,一般采用LTCC(低温共烧陶瓷)材料来实现,该结构易于空间级联,但存在的问题是产品无法实现多角度波束形成的功能,插入损耗较大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传统微波结构无法实现多角度波束形成以及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巴特勒网络的垂直互联结构,所述巴特勒网络包括信号激励端、移相器、电桥以及信号输出端,所述巴特勒网络的信号激励端连接到一级电桥的输入端,经一级电桥输出端连接到移相器,通过移相器连接到二级电桥的输入端,再经二级电桥输出端连接到移相器,经移相器后连接到三级电桥的输入端,经三级电桥输出端连接到信号输出端;所述移相器用于实现微波信号的多角度移相;所述电桥用于功率分配以及移相;其中微波信号从信号激励端输入,通过电桥的功率分配和移相器移相后输送到信号输出端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激励端任一端口给予激励时,信号输出端端口输出微波信号的幅度相同,相位呈等差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巴特勒网络采用二维砖式结构,其中,至少8层8×8巴特勒波束网络形成横向排布,其与至少8层8×8巴特勒纵向波束网络形成垂直对插。
进一步的,所述巴特勒网络采用微波多层板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微波多层板的Z轴方向连接有带状线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垂直互联结构能够实现多角度波束形成,保证微波信号的有效匹配传输,有效减小体积,实现技术性能指标的优化,同时采用微波多层板降低成本以及减小插入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巴特勒网络的垂直互联结构网络示意图;
附图标记:R-信号激励端,A-信号输出端,X-移相器,Y-移相器,Z-移相器,W-移相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光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光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91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安装结构件及其引向器
- 下一篇:天线安装结构件及其引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