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贮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8114.8 | 申请日: | 2018-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9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潘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仙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体 隔板 沉淀室 贮氨器 连通 连接固定 伺服电机 固定板 密封部 润滑油 支架 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 传热热阻 罐体顶端 横向放置 弧形隔片 换热设备 依次设置 轴承连接 冲洗口 出液口 放空口 进液口 收集孔 下封口 液位计 夹带 筒壁 沉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贮氨器,包括横向放置的罐体,罐体顶端筒壁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有进液口、压力表、出液口以及冲洗口,罐体一侧设置有液位计,所述罐体另一侧设有伺服电机,罐体内设有固定板,罐体正下方设置有支架,支架之间设有与罐体连接固定的沉淀室,所述沉淀室和罐体之间设有隔板,且沉淀室正下方设有下封口和放空口,所述隔板一端与伺服电机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固定板通过轴承连接固定,隔板包括连通部和密封部,所述连通部设有均匀分布的收集孔,连通部和密封部上均设有弧形隔片。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贮氨器,通过设置隔板和沉淀室,使得罐体中夹带的润滑油能都沉淀下来,避免润滑油增加换热设备的传热热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贮氨器。
背景技术
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经过油分离器分离掉绝大多数润滑油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内冷凝成饱和的制冷剂液体,然后贮存在高压贮氨器中,同时在油分离器中未分离出来的少量润滑油也随着制冷剂液体进入到高压贮氨器,如果润滑油继续随着制冷剂液体从贮氨器的出液口3进入制冷系统的低压部分,将增加换热设备的传热热阻,降低换热设备的传热效率,因而需要对高压贮氨器内的润滑油进一步过滤,才能保证整个制冷设备的高效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贮氨器,包括横向放置的罐体,罐体顶端筒壁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以及冲洗口,罐体一侧设置有液位计,所述罐体另一侧设有伺服电机,罐体内设有固定板,罐体正下方设置有支架,支架之间设有与罐体连接固定的沉淀室,所述沉淀室和罐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沉淀室为漏斗状,且沉淀室正下方设有下封口和放空口,所述隔板为弧形并横向设置,且隔板外周与罐体内壁相互贴合并连接固定,隔板一端与伺服电机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固定板通过轴承连接固定,隔板包括连通部和密封部,所述连通部设有均匀分布的收集孔,连通部和密封部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隔片。
所述收集孔截面为锥形。
所述罐体内设有呈度弯折设置的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设置于弧形隔片正上方,且与出液口连通。
所述下封口连接排油管。
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贮氨器,通过设置隔板和沉淀室,使得罐体中夹带的润滑油能都沉淀下来,避免润滑油增加换热设备的传热热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的解决了氨液中夹带的润滑油的过滤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隔板8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罐体1和隔板8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收集孔83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固定板9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11、伺服电机;2、进液口;3、出液口;31、出液管道;4、冲洗口;5、液位计;6、支架;7、沉淀室;71、下封口;72、放空口;8、隔板;81、连通部;82、密封部;83、收集孔;84、弧形隔片;9、固定板;91、通孔;10、排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描述。这个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有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仙,未经潘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8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外风冷排管制冷系统压缩冷凝机组
- 下一篇:一种新型集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