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煲锅的复合锅底结构及煲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7910.X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0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邹宝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新会区先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4;B32B3/24;B32B15/01;B32B15/18;B32B15/20;B32B15/04;B32B9/00;B32B9/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汪庭飞 |
地址: | 529159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锅底结构 铜包层 本实用新型 铝合金夹层 不锈铁 托底板 锅身 热量吸收率 紧密包覆 底外壁 蜂窝孔 火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煲锅的复合锅底结构及煲锅,其中所述煲锅的复合锅底结构包括有:铝合金夹层,其一端面与锅身的底外壁紧密接触设置;铜包层,其紧密包覆在所述铝合金夹层的另一端面上且与锅身连接;不锈铁托底板,其设置在所述铜包层的下方且与所述铜包层连接;所述不锈铁托底板上开设有蜂窝孔。本实用新型的煲锅,结构简单合理,对热量吸收率较高而且火候稳定持续又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煲锅的具有多层复合结构的锅底结构。
背景技术
煲锅是市场上颇受欢迎的厨具产品,尤其在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煲锅几乎是厨房必备器具。上好的汤,味道可口、香味浓郁而且营养价值高,而做出好汤的关键在于煲汤的火候,整个煲汤过程需要使用文火慢慢炖煮,火候保持均匀且持续。
使用传统的不锈钢煲锅来煲汤时,为了获取文火,灶具的火力一般设置得比较小,然而传统的不锈钢煲锅的传热效率又比较低而且锅底对热量的吸收率不太高,难以保证火候;另外传统的不锈钢煲锅的锅底的热量传导往往不够均匀。这些现实问题使得传统的不锈钢煲锅难以达到很好的烹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煲锅的复合锅底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对热量吸收率较高而且火候稳定持续又均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煲锅的复合锅底结构,其包括有:铝合金夹层,其一端面与锅身的底外壁紧密接触设置;铜包层,其紧密包覆在所述铝合金夹层的另一端面上且与锅身连接;不锈铁托底板,其设置在所述铜包层的下方且与所述铜包层连接;所述不锈铁托底板上开设有蜂窝孔。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铜包层与所述不锈铁托底板连接的那一面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不锈铁托底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平面面积占所述铜包层底面积的80%~90%。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夹层的厚度为2~4mm;所述容纳腔的底壁的厚度为0.1~0.15mm。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不锈铁托底板上还开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条形孔。
进一步地,多条所述条形孔在所述不锈铁托底板上呈放射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煲锅的复合锅底结构相对现有技术具备以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所述铝合金夹层对热量的传导具有很好的均匀性,而且相比不锈钢传热更快。所述铜包层具有很高的导热系数,能够快速传热,保证火候的持续稳定。所述不锈铁托底板则具有很低的导热系数,能够防止热量从锅底外泄,因此可以使得煲锅具有较高的热量吸收率。所述不锈铁托底板上开设的蜂窝孔则利于热量直接传递到所述铜包层上,实现热量的快速高效传递。所述铝合金夹层能将热量均匀扩散,保证锅身底部的受热均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煲锅,其具有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煲锅的复合锅底结构。该煲锅对热量吸收率较高而且火候稳定持续又均匀。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锅身的围壁包括有不锈钢内壁层和不锈钢外壁层以及填充在所述不锈钢内壁层和不锈钢外壁层之间的陶瓷夹层。此种结构的锅身,有利于锅身的保温。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煲锅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煲锅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煲锅在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煲锅在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新会区先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新会区先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7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口炒锅
- 下一篇:一种养生壶用炖盅防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