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热泵工业余热梯级利用热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7120.1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9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延文;吴宁;杨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信诺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5B3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2 | 代理人: | 夏恒霞 |
地址: | 223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换热器 风箱 高温热泵 本实用新型 工业余热 梯级利用 过滤网 热水机 耐腐蚀涂层 热水换热器 圆柱形空心 保温水箱 风箱出口 风箱入口 阶梯排列 使用寿命 依次连接 依次排列 余热利用 转换效率 膨胀阀 入口处 压缩机 风扇 内壁 热气 余热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热泵工业余热梯级利用热水机,包括风箱、保温水箱和依次连接的空气换热器组、压缩机、热水换热器、膨胀阀,空气换热器组安装在风箱内,空气换热器组由风箱入口至风箱出口依次排列的第一空气换热器、第二空气换热器和第三空气换热器组成,风箱入口处设置有用于吸收热气的风扇,风箱内第一空气换热器前设置有过滤网I,风箱出口处设置有防止灰尘进入的过滤网II,风箱具体为圆柱形空心管道,风箱内壁设有耐腐蚀涂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通过空气换热器组阶梯排列有利于充分的利用高温热泵产生的余热,提高余热利用和转换效率,本装置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热泵工业余热梯级利用热水机,属于废气余热利用热水机领域。
背景技术
在热泵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像发电厂、钢铁厂等企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有些热量要用冷却塔冷却掉,有些热量被之间浪费掉,随着环保制度的严格和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实施,需要将这部分原先浪费的热量重新利用,目前常用的余热利用热水机采用单个空气换热器进行热量的吸收,生产一定温度的热水再进行生产利用,在热水机工作过程中,废气余热的热量没有进行集中处理,具有热转换效率低,余热浪费严重的特点,因此,需要对废气余热利用热水机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余热利用和转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热泵工业余热梯级利用热水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热泵工业余热梯级利用热水机,包括风箱、保温水箱和依次连接的空气换热器组、压缩机、热水换热器、膨胀阀,前述空气换热器组安装在风箱内,前述空气换热器组由风箱入口至风箱出口依次排列的第一空气换热器、第二空气换热器和第三空气换热器组成,前述风箱入口处设置有用于吸收热气的风扇,前述风箱内第一空气换热器前设置有过滤网I,前述风箱出口处设置有防止灰尘进入的过滤网II,前述风箱具体为圆柱形空心管道,前述风箱内壁设有耐腐蚀涂层。
优选地,前述过滤网I和过滤网II均为空气过滤棉。
优选地,前述空气过滤棉采用GB/T14295-2008规定的初(粗)效级别,过滤一些空气中的灰尘,延长空气换热器组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前述第一空气换热器、第二空气换热器和第三空气换热器依次排列的间隔不小于2m,阶梯排列有利于充分的利用高温热泵产生的余热。
优选地,前述第一空气换热器、第二空气换热器和第三空气换热器的出口通过四通管接口与压缩机连接,前述第一空气换热器、第二空气换热器和第三空气换热器的入口通过四通管接口与膨胀阀连接。
优选地,前述耐腐蚀涂层为环氧树脂涂层,防止高温热泵产生的余热中的酸性物质腐蚀风箱,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通过空气换热器组阶梯排列有利于充分的利用高温热泵产生的余热,提高余热利用和转换效率,本装置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温热泵工业余热梯级利用热水机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风箱,2、保温水箱,3、第一空气换热器,4、第二空气换热器,5、第三空气换热器,6、压缩机,7、热水换热器,8、膨胀阀,9、四通管接口,10、风扇,11、过滤网I,12、过滤网II。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信诺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信诺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7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