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五芒星钻石的出光切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5218.3 | 申请日: | 2018-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1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熊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天军 |
主分类号: | A44C17/00 | 分类号: | A44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李旦 |
地址: | 637431 四川省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石 冠部 侧向 切面 切面结构 亭部 本实用新型 滤光镜 台面 图案 菱形 传统钻石 光学效果 火彩强度 切割结构 正十边形 层次性 美观度 底瓣 观察 排布 切割 美观 折射 侧面 | ||
1.一种五芒星钻石的出光切面结构,包括冠部、亭部、连接冠部和亭部的腰菱,其特征在于,所述钻石的出光切面共计71个,且通过滤光镜观察到内部呈现五芒星图案;所述冠部包括1个台面和位于其侧面的35个冠部侧向切面,台面为正十边形,冠部侧向切面为10个三角形、5个菱形、10个四边形、和10个扇形;所述亭部包括侧向排布的35个底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芒星钻石的出光切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亭部最底部的底瓣汇集成石尖,所述石尖为一个点;所述亭部上的底瓣,由腰菱到石尖的角度分成三个阶段渐进,第一阶段为石尖到小五角心,与腰菱的夹角为38-40度,第二阶段为石尖到大五角星,与腰菱的夹角为41-42度,第三阶段亭部与腰菱的夹角为43-44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五芒星钻石的出光切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瓣从石尖投影到腰菱所在平面上形成底瓣投影面,该投影面包含:5个等分角度为72度并依次连接的亭部大扇形,每个亭部大扇形的半径为石尖到腰菱的距离,每个亭部大扇形的圆弧边位于腰菱上,并且长度为腰菱的五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五芒星钻石的出光切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亭部三角形与腰菱的夹角为38-40度,第二亭部三角形与腰菱的夹角为41-42度,第一亭部下腰面与腰菱的夹角为43度,第二亭部下腰面与腰菱的夹角为44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芒星钻石的出光切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腰菱平行于所述台面,所述腰菱为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芒星钻石的出光切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冠部星小面为十个三角形,且与台面共用一个底边,相邻星小面共用一个底边;冠部风筝面为5个,且与相邻的2个冠部星小面共用两条边三个角;第一冠部上腰面为10个,每个第一冠部上腰面与风筝面共用一条边,与腰菱共用一条边,相邻第一冠部上腰面共用一条边;第二冠部上腰面为10个,每个第二冠部上腰面与第一冠部上腰面共用一条边,与腰菱共用一条边,相邻第二冠部上腰面共用一条边;冠部星小面、冠部风筝面、第一冠部上腰面、第二冠部上腰面分别与台面形成29度,34度,36度和36.5度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五芒星钻石的出光切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亭部大扇形包含七个面,分别为:
两个以石尖为顶点的第一亭部三角形,所述第一亭部三角形共用一条边,且于相邻两条边相交于石尖,共用的边为径向;
两个第二亭部三角形,分别以第一亭部三角形的另一个邻边为三角形的第一边,每个亭部三角形的第二边的方向为径向,两个第二亭部三角形的第三边相交于所述石尖的对角;
两个与腰菱连接的第一亭部下腰面,分别连接两个第二亭部三角形,其中每个第一亭部下腰面包括:位于径向方向的直边,位于腰菱上的圆弧形底边,与第二亭部三角形共用的边,以及相邻第一亭部下腰面剩余一条边相交于径向,由四条边共同构成一个四边形;
一个与腰菱共用一条弧线的第二亭部下腰面,其剩余两边为相邻第一亭部下腰面的两边,由三条边共同构成一个小扇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天军,未经熊天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52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