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废气组合除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3340.7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3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王娜;宋宁慧;王霞;刘勇华;唐秋萍;吴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44;B01D53/26;B01D5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4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翅片 吸水装置 出气管 进气管 除水装置 滤水装置 有机废气 右竖板 中空腔 左竖板 网格 进气口 方形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 横向设置 平板结构 平行设置 竖直设置 吸湿单元 安装翅 出气口 网格板 上端 内腔 通透 吸湿 下端 左端 连通 填充 空调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有机废气组合除水装置,方形框架结构的内腔前半部分安装翅片滤水装置,后半部分安装吸水装置,翅片滤水装置包括若干个横向设置的翅片,翅片之间平行设置,相互之间具有前后贯穿的间隙,翅片左端固定在左竖板上,右端固定在右竖板上,翅片为具有中空腔的平板结构,左竖板内设置有进气管,右竖板内设置有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与每一个翅片的中空腔均连通,进气管的进气口和出气管的出气口均与一空调连接,翅片均上端靠近吸水装置,下端远离吸水装置;吸水装置为竖直设置的网格板,吸水装置的部分网格中填充有用于吸湿的吸湿单元,其余网格前后通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有机废气组合除水装置。
背景技术
UV-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废气,主要针对低浓度有机废气进行处理。这种有机废气催化方式具有处理效果好,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
有机废气通入UV-纳米TiO2光催化罐中后,会在紫外光以及TiO2纳米涂层的作用下分解。在实际使用中,通入的有机废气时常会较为潮湿,容易在TiO2纳米涂层上形成水膜,导致有机废气无法和TiO2纳米涂层接触,从而无法正常分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对有机废气进行组合除水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有机废气组合除水装置,其中:包括安装在光催化罐前部的组合除水结构,组合除水结构包括由上横板、下横板、左竖板以及右竖板组成的方形框架结构,方形框架结构的内腔前半部分安装翅片滤水装置,后半部分安装吸水装置,翅片滤水装置包括若干个横向设置的翅片,翅片之间平行设置,相互之间具有前后贯穿的间隙,翅片左端固定在左竖板上,右端固定在右竖板上,翅片为具有中空腔的平板结构,左竖板内设置有进气管,右竖板内设置有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与每一个翅片的中空腔均连通,进气管的进气口和出气管的出气口均与一空调连接,空调能将冷风从进气管吹入翅片的中空腔中,再经出气管吹出,翅片均上端靠近吸水装置,下端远离吸水装置;吸水装置为竖直设置的网格板,吸水装置的部分网格中填充有用于吸湿的吸湿单元,其余网格前后通透。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上横板的上表面设置一插槽,吸水装置从插槽插入方形框架结构中,吸水装置为方形板,吸水装置左侧与左竖板贴合,右侧与右竖板贴合,下端与下横板贴合。
上述的吸湿单元为石灰。
上述的方形框架结构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卡口,方形框架结构的前端卡口用于与光催化罐罐体固定连接,方形框架结构的后端卡口用于与光催化罐前端封盖固定连接,方形框架结构的纵剖面轮廓形状与光催化罐罐体纵剖面轮廓形状相同。
上述的翅片为金属片。
上述的下横板前部设置有集水槽,从翅片上滴落的水滴正好能掉入集水槽中。
上述的方形框架结构为不锈钢材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3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