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MMC换流器的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9596.0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5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陆地;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0 | 分类号: | H02J5/00;H02J3/00;H02M7/219;H02J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黄小梧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变压器 换流变压器 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 供电装置 三相电源 并网点电压 国标要求 三次谐波 隔离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MMC换流器的供电装置,包括三相电源、供电变压器、换流变压器、MMC换流器,其中所述换流变压器和供电变压器均包括Y绕组和△绕组,所述MMC换流器与换流变压器的Y绕组电连接,换流变压器的△绕组与供电变压器的△绕组电连接,供电变压器的Y绕组与三相电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不平衡负荷的供电,并网点电压满足国标要求,实现三次谐波的隔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MC换流器的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城市规模快速增长以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电网内敏感负荷、非线性负荷、以及其他重要负荷越来越多。交流配电网内,线损大、供电走廊紧张等问题日益严重。电压波动、电网谐波加剧、电压瞬时跌落以及三相不平衡现象加剧等问题亦日趋恶化。现有配电网结构和方式亟需改变。
近年来,国内一些外研究人员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进行了研究,证实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在由交流配电向直流配电过渡过程中,是一种可行的途径。相关文献亦表明,直流配电网具有减小线路损耗、改善用户侧电能质量、提高供电容量、隔离故障区域以及可再生能源及储能装置便捷、灵活接入等优点。
当采用直流配电的方式给交流负荷供电时,在负荷侧采用MMC换流器,将直流逆变成交流给负荷供电。然而现有的供电拓扑结构和MMC的控制方式均是针对平衡负荷而言的,无法实现给不平衡负荷供电,甚至单相供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MMC换流器的供电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单相不平衡负荷供电以及三次谐波隔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MMC换流器的供电装置,包括孤岛负荷、供电变压器、换流变压器、MMC换流器,其中所述换流变压器和供电变压器均包括Y绕组和△绕组,所述MMC换流器与换流变压器的Y绕组电连接,换流变压器的△绕组与供电变压器的△绕组电连接,供电变压器的Y绕组与孤岛负荷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变压器的Y绕组的中心线与孤岛负荷的N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换流变压器的Y绕组的中心线通过一电阻接地。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单元、电流采样单元、电压采样单元和反馈单元,所述换流变压器和供电变压器之间设有电流采样点,所述电流采样单元与电流采样点相连接,所述MMC换流器与换流变压器之间设有电压采样点,所述电压采样单元与电压采样点相连接;
所述电流采样单元、电压采样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控制单元通过反馈单元与MMC换流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负荷侧加装隔离变压器,负荷侧采用角型接线的形式,并从中性点引出中性线,可以给单相孤岛负荷供电;控制单元通过合理的控制逻辑,保证了在不平衡负荷供电的情况下,换流器运行稳定,电能质量符合国标。
(2)换流变采用YnD11的接线形式,隔离变采用D11Y的接线形式,可以隔离负荷侧的三次谐波分量以及零序分量,提高了MMC换流器的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9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