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纳米材料滤芯的油田污水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9442.1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3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杜彦敏;陈洪杰;孙峰钢;栾铭;张兴芳;孙爱芹;牟研霞;毛书军;杨沁钰;孙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彦敏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00;C02F1/50;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7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材料 排污口 滤芯 油田污水过滤装置 滤芯支座 封头 滤料 表面涂覆纳米 二氧化钛粉末 本实用新型 罐体上封头 圆筒式罐体 反冲洗时 杀菌能力 悬浮杂质 出水口 反冲洗 分流器 入水口 悬浮物 自洁净 油污 罐体 硅胶 滤出 排出 人孔 入水 脱附 吸附 冲洗 细菌 污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纳米材料滤芯的油田污水过滤装置,包括圆筒式罐体、入水分流器、滤料和滤芯支座,罐体上封头中部设有入水口,在滤芯支座上部罐体周侧设有排污口和人孔,滤出的杂质经反冲洗由排污口排出,在下封头底中心设有罐底排污口,在下封头的周侧设有出水口。用表面涂覆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的硅胶做滤料,吸附污水中悬浮物的能力是常规滤芯的10倍以上,且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由于纳米材料本身具有自洁净功能,且没有滋生细菌,油污和悬浮杂质很容易脱附,反冲洗时很容易冲洗干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污水过滤装置,属采油工程注水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田污水过滤装置是保证注水水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的重要一环,目前中原、胜利等各大油田污水站注水系统中过滤装置的滤料一般以鹅卵石、石英砂为主,也有的尝试用短纤维滤清材料、核桃壳等滤料,以上技术均存在滤料清洗困难、使用一段时间后滤料对水质反污染等问题。ZL200710143977.9公开了一种金属烧结微孔管过滤技术,但反冲洗时微孔管易折断,在中原油田试验应用后效果较差,ZL200410035541.4公开的带电斥油滤芯过滤技术,ZL01202850.9公开的果壳和易溶碱性金属颗粒混合而成的混合滤料技术以及石油化工2007.1(53)发表的核桃壳过滤器同样存在滤料污染且难以清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滤料污染后难以清洗、易滋生细菌、滤料更换麻烦等问题,进而提供一种使用纳米材料滤芯的油田污水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圆筒式罐体、入水口、入水分流器、出水口、排污口、人孔、纳米材料滤芯、滤芯支座及罐底排污口组成,其特征在于罐体上封头中部设有入水口,在入水口下方设有入水分流器,在罐体下封头上部设有与罐体装配一体或焊接一体的圆盘形滤芯支座,将制作好的纳米材料滤芯铺在滤芯支座上,在滤芯支座上部罐体周侧设有排污口和人孔,在下封头底中心设有罐底排污口,在下封头的周侧设有出水口,污水从入口进入罐体,经入水分流器分布,再经纳米材料滤芯过滤后从出水口排出,过滤的杂质定期经反冲洗排出。其中纳米材料滤芯为表面涂覆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的硅胶,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粒径在20-50nm之间,硅胶载体为无规则形状、粒度直径在3cm-10cm不等的C型硅胶或有机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硅胶载体和纳米材料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该纳米材料滤芯吸附污水中悬浮物的能力是常规滤芯的10倍以上,且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由于纳米材料本身具有自洁净功能,且没有滋生细菌,油污和悬浮杂质很容易脱附,反冲洗时很容易冲洗干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处的截面图;
其中1-罐体,2-入水口,3-入水分流器,4-人孔,5-滤料,6-滤芯支座,7-排污口,8-出水口,9-排污口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1、入水分流器3、滤料5和滤芯支座6,罐体上封头中部设有入水口2,在滤芯支座6上部罐体周侧设有排污口7和人孔4,滤出的杂质经反冲洗由罐体排污口7排出,在下封头底中心设有罐底排污口9,在下封头的周侧设有出水口8。
所述的入水分流器3为表面分布直径1cm左右孔眼的圆盘形挡板。
所述的滤料5厚度应不小于10cm。
所述的滤芯支座6为表面分布直径1.5-2cm孔眼的聚四氟乙烯或不锈钢材料。
使用时,来水先经除油、加混凝剂和絮凝剂处理,污水从入水口2进入罐体1中,经入水分流器3分流,再经纳米材料滤芯5过滤,过滤后的污水从出水口8排出进入注水系统,过滤的杂质定期经反冲洗排出。来水最大水量可参考滤罐设计进水量,根据滤料污染情况1-3天对滤料反冲洗1次,反冲洗杂质由排污口7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彦敏,未经杜彦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9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炭多级动态吸附沼液元素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核电站的催化除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