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花生秧果分离机用输料防护盖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2872.0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4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李娜;栾彩虹;丁文静;张明红;谭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F11/00 | 分类号: | A0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框 防护挡板 花生秧果 输料 装配 防护盖 分离机 送秧 防溅网 用具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花生果 连接翼 滚轮 溅出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生秧果分离机用输料防护盖。该花生秧果分离机用输料防护盖,包括装配边框、防溅网和防护挡板,所述装配边框两侧对称设有连接翼,所述装配边框内设有多个防护挡板,相邻的两个防护挡板之间设有输料间隙,装配边框内位于各防护挡板上方设有防溅网。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送秧过深入而被滚轮打伤,防止送秧打果时花生果从送秧口溅出,提高了花生秧果分离时操作的安全性,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生秧果分离机用输料防护盖。
背景技术
花生作为一种主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北方种植范围较广,但是,长久以来,花生的收获都是一种体力劳动强度大的农业活动,目前花生联合收获机已经在一些地方推广使用,给花生的收获带来了变了,花生在晾晒干水分进行秧果分离时,秧果分离机取代了摔果劳作,减少了劳动强度,而秧果分离机在使用时,通过人工手持花生秧伸入机体内,通过机体内的滚轮打果实现秧果分离,但是在操作时,由于机体上的送秧口为开放式,手持送秧会因操作不当而被滚轮打伤,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花生秧果分离机用输料防护盖。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花生秧果分离机用输料防护盖,包括装配边框、防溅网和防护挡板,所述装配边框两侧对称设有连接翼,所述装配边框内设有多个防护挡板,相邻的两个防护挡板之间设有输料间隙,装配边框内位于各防护挡板上方设有防溅网。
进一步,所述装配边框内部右上到下等分为三个区域,底部区域设有3-5个防护挡板,上部区域设有防溅网,中间区域留空。
进一步,所述输料间隙的宽度为15-20cm。
进一步,所述防溅网为金属网,防溅网的网孔孔径小于1cm。
进一步,所述连接翼上设有多个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花生秧果分离机用输料防护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连接翼搭配螺栓装配在花生秧果分离机送秧口,通过装配边框内相邻的两防护挡板之间的输料间隙送秧,使防护挡板在送秧时对手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送秧过深入而被滚轮打伤,装配边框上的防溅网,防止送秧打果时花生果从送秧口溅出,提高了花生秧果分离时操作的安全性,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配边框,2防溅网,3连接翼,4防护挡板,5输料间隙,6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一种花生秧果分离机用输料防护盖,包括装配边框1、防溅网2和防护挡板4,所述装配边框1两侧对称设有连接翼3,所述装配边框1内设有多个防护挡板4,相邻的两个防护挡板4之间设有输料间隙5,装配边框1内位于各防护挡板4上方设有防溅网2。
进一步,所述装配边框1内部右上到下等分为三个区域,底部区域设有3-5个防护挡板4,上部区域设有防溅网2,中间区域留空。
进一步,所述输料间隙5的宽度为15-20cm。
进一步,所述防溅网2为金属网,防溅网2的网孔孔径小于1cm。
进一步,所述连接翼3上设有多个螺纹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临沂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2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适用割草机的悬挂避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花生摘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