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接型木塑装饰立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1879.0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1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绿嘉木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6 | 分类号: | E04C3/36;E04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29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柱体 连接板 外柱体 本实用新型 圆形中空 装饰立柱 插接 木塑 木塑复合材料 一体成型的 布置方式 插接结构 插接连接 对称设置 结构稳定 外壁中部 应力集中 中空内腔 安装槽 拐角处 内外层 中空的 长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插接型木塑装饰立柱,由木塑复合材料制成且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包括长方形中空的外柱体、圆形中空的第一内柱体、圆形中空的第二内柱体以及连接板,所述外柱体通过连接板与第一内柱体、第二内柱体连接;所述第一内柱体、第二内柱体对称设置在所述外柱体的中空内腔中,所述外柱体在其长边的外壁中部设置有方形安装槽。本实用新型的内外层结构采用多种连接板的布置方式进行连接,尤其是各种应力集中的拐角处均设置有连接板,使得整体结构稳定,强度高;通过插接结构进行连接,在安装的时候,直接进行插接连接,非常方便,且结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塑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接型木塑装饰立柱。
背景技术
之前在家装时使用的高档装饰或结构性柱子多为原木和大理石等材质,这些材质的柱子的缺点在于生产时工序复杂,且对环境存在一定得损害,存在量消耗优质原木、大理石开采破坏地区水土生态等的问题,在安装时无论哪种材料均需要大量的粘合剂,而这些粘合剂大多会析出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一定危害,并且防火防潮性能很差,综合性能不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些年来出现了木塑立柱,木塑,即木塑复合材料,是国内外近年蓬勃兴起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指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代替通常的树脂胶粘剂,与超过35%-70%以上的木粉、稻壳、秸秆等废植物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再经挤压、模压、注射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其具有防水、防潮、防腐、防霉变、防虫蛀、不变形等优点。
现有的木塑立柱在连接的时候,一般在木塑立柱的中间设置金属连接件,通过金属连接件来连接相邻的木塑立柱,不仅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而且长时间使用后,金属连接件会腐蚀,影响整体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插接型木塑装饰立柱,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插接型木塑装饰立柱,由木塑复合材料制成且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包括长方形中空的外柱体、圆形中空的第一内柱体、圆形中空的第二内柱体以及连接板,所述外柱体通过连接板与第一内柱体、第二内柱体连接;
所述第一内柱体、第二内柱体对称设置在所述外柱体的中空内腔中,所述外柱体在其长边的外壁中部设置有方形安装槽;
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顶角连接板、第二顶角连接板、第一侧板连接板、第二侧板连接板、第一加强连接板、第二加强连接板以及共用连接板,所述第一顶角连接板连接第一内柱体与外柱体的顶角,所述第二顶角连接板连接第二内柱体与外柱体的顶角,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板连接第一内柱体与外柱体的直壁,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板连接第二内柱体与外柱体的直壁,所述第一加强连接板连接第一内柱体与方形安装槽的内顶角,所述第二加强连接板连接第二内柱体与方形安装槽的内顶角,所述共用连接板连接第一内柱体与第二内柱体;
所述第一顶角连接板、第一侧板连接板、第一加强连接板以及共用连接板的延长线均经过所述第一内柱体的轴心;
所述第二顶角连接板、第二侧板连接板、第二加强连接板以及共用连接板的延长线均进过所述第二内柱体的轴心;
所述第一内柱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插接套,第一内柱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接套相适配的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二内柱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插接套,所述第二内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插接套相适配的第二插接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插接套与第二插接套的端部均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所述第一插接套与第二插接套的大小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插接套与第二插接套的大小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绿嘉木塑有限公司,未经沧州绿嘉木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1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