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脂肪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9791.5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0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黎媛;汪振星;孙家明;冯晓玲;肖芃;郭亮;吴顺;陈雳风;刘再鹏;李嘉伦;周楚超;刘绍恺;曾宇阳;牟珊;罗超;侯金飞;方慧敏;张馨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腔口 过滤腔 脂肪 过滤物质 收集腔 内层 过滤装置 扩大部件 本实用新型 过滤膜 口径 连接构件 上部敞口 上下敞口 脂肪收集 脂肪细胞 回收 手柄 倒锥形 膜结构 损失量 后漏 油滴 嵌入 遮盖 过滤 破损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脂肪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是由上下敞口的内层过滤腔和上部敞口的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组成,所述内层过滤腔的下腔口设有脂肪过滤膜,上腔口设有口径大于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上腔口口径的扩大部件,并在内层过滤腔嵌入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时,通过扩大部件固定在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的腔口;在内层过滤腔上腔口的扩大部件其中一侧设有脂肪收集口,另一侧设有手柄;所述脂肪过滤膜为倒锥形,其周边通过连接构件与内层过滤腔的下腔口连接,并将内层过滤腔的下腔口完全遮盖。本实用新型的膜结构可以减少脂肪回收时的损失量,并能将脂肪细胞破损后漏出来的油滴吸收干净,减少过滤时间,整个装置方便脂肪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整形手术中脂肪移植过滤器,具体是一种脂肪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自体脂肪移植广泛应用在整形手术中。然而,在进行吸脂手术时,抽出的脂肪里面水分和油脂含量很高;水分含量过高会增加自体脂肪的吸收,油脂含量过高会影响脂肪的存活;所以在用抽出的颗粒脂肪进行面部或其它部位填充前,需要去除油脂和水分。临床上传统的脂肪过程方法是用纱布过滤,但是纱布过滤,由于纱布额表面粗糙,孔径大小不一,使得大量的脂肪组织残留在纱布上,并降低了过滤速度慢,导致回收脂肪的量少,而且纱布更加亲水,不能将脂肪细胞周围的油滴吸收干净。除此之外,由于纱布比较软,再加上没有专用的装置进行支撑,回收脂肪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脂肪过滤装置,该膜结构采用亲油、多孔的材料,能高效率滤过脂肪,去除水分、油脂,增加回收率,并采用该膜结构设置一个专门过滤脂肪的装置,能够方便脂肪的回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脂肪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是由上下敞口的内层过滤腔和上部敞口的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组成,所述内层过滤腔的下腔口设有脂肪过滤膜,上腔口设有口径大于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上腔口口径的扩大部件,并在内层过滤腔嵌入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时,通过扩大部件固定在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的腔口;在内层过滤腔上腔口的扩大部件其中一侧设有脂肪收集口,另一侧设有手柄;所述脂肪过滤膜为倒锥形,其周边通过连接构件与内层过滤腔的下腔口连接,并将内层过滤腔的下腔口完全遮盖。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脂肪过滤膜是采用PCL(聚己内酯)材质通过3D打印形成的倒锥形单层滤膜结构。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内层过滤腔与脂肪过滤膜层的连接构件为带有螺纹连接口的卡套,具体由螺纹连接口和脂肪过滤膜固定卡套组成,在内层过滤腔的底部设有与螺纹连接口相匹配的连接螺纹,所述脂肪过滤膜的锥口外缘设有向外凸出的固定卡边,脂肪过滤膜通过固定卡边嵌设在固定卡套内侧的一圈卡槽内,并通过螺纹连接口与内层过滤腔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内层过滤腔与脂肪过滤膜层的连接构件为螺纹连接套,所述螺纹连接套是与脂肪过滤膜采用相同的材料一起通过3D打印机打印而成,且在螺纹连接套的内壁与内层过滤腔的底部设有相互匹配的连接螺纹,脂肪过滤膜直接通过螺纹连接套与内层过滤腔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层过滤腔的高度为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高度的1/2-1/3,其外径小于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层过滤腔和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均为圆形腔体,其内层过滤腔的容积可依次设置为30ml、50ml或100ml,外层过滤物质收集腔的容积对应设置为60ml,100ml或200ml。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设置在脂肪过滤膜的锥口外缘的固定卡边与脂肪过滤膜采用相同材料一起通过3D打印机打印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9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