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两端插接的印刷电路板用连接插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9413.7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4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杨萍华;巢勇军;丁钱伟;束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1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面 插座 插入口 两组 印刷电路板 对称设置 外侧面 引脚 连接插座 插接 本实用新型 拆装方便 连接牢固 内部设置 向下设置 侧面 插片 凸起 外部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两端插接的印刷电路板用连接插座结构,由插座(1)、印刷电路板(2)和插片(3)组成,其特征在于,插座(1)包括上部插入口(1a)和下部插入口(1b),在上部插入口(1a)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连接面(1e),两组第一连接面(1e)分别对称设置于插座(1)的外侧面(11)内部和内侧面(12)内部,且每组第一连接面(1e)相对形成有凸起(13),下部插入口(1b)向下设置有两组引脚(1d),两组引脚(1d)分别对称设置于插座(1)的外侧面(11)下部和内侧面(12)下部,在每组引脚(1d)中间还对称设置有限位筋(1c),在插座(1)的外侧面(11)内部第一连接面(1e)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面(1f),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连接牢固、成本低廉、便于外部观察和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及其电路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两端插接的印刷电路板用连接插座结构。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PCB线路板)在电子产品中广泛使用,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元件与外部电路连接电路中,经常会出现结构、空间、工艺、安装等限制导致印刷电路板无法与外部电路连接,不便于电路安装、测试、拆解等工作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两端插接的印刷电路板用连接插座结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连接牢固、成本低廉、便于外部观察和调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两端插接的印刷电路板用连接插座结构,由插座、印刷电路板和插片组成,其特征在于,插座包括上部插入口和下部插入口,在上部插入口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连接面,两组第一连接面分别对称设置于插座的外侧面内部和内侧面内部,且每组第一连接面相对形成有凸起,下部插入口向下设置有两组引脚,两组引脚分别对称设置于插座的外侧面下部和内侧面下部,在每组引脚中间还对称设置有限位筋,在插座的外侧面内部第一连接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面,在插座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孔,在插座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孔,其中第一孔的设置位置与第一连接面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孔的设置位置与第二连接面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插片包括上部的导向口和下部的与外部连接端,其中,导向口设置有锥形尖头部,且位于插片前侧面和后侧面锥形尖头部的长度小于位于插片左侧面和右侧面锥形尖头部的长度;与外部连接端设置有指向插片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基部和位于基部中间的槽口。
进一步地,印刷电路板一端设置有印刷电路板插入口和引脚焊盘口,其中引脚焊盘口设置于印刷电路板插入口的两侧且对称设置,引脚焊盘口与插座的引脚相配合,插片插入印刷电路板插入口内部。
进一步地,两组第一连接面的凸起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插片的厚度。
进一步地,第一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宽度,所述第一孔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孔的高度。
进一步地,第一孔为通孔,所述第二孔为盲孔。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面下端部设置于第一孔内部,第二孔的高度和宽度小于第二连接面的高度和宽度,且第一孔为观察孔,第二孔为定向孔。
进一步地,引脚的下端部设置为锥形。
进一步地,每组第一连接面设置有2个第一连接面,每组引脚设置有2个引脚。
进一步地,插片插入插座的上部插入口或下部插入口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连接可靠、成本低、有效的解决了线路板与外部电路可靠连接的问题;
(2)从外部通过第一孔可以看出安装插接是否到位,便于外部观测和进行调整;
(3)插座第二孔和限位筋可以有限实现定向和定位,安装准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94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