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旧木料的回收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7773.3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5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市阳光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G3/00 | 分类号: | B27G3/00;B27L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盘组件 入料管 废旧木料 回收箱 滑动皮带 加工设备 钉带 钉管 皮带 电机 本实用新型 二次回收 内部设置 皮带连接 回收 上端 下端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旧木料的回收加工设备,包括第一入料管、第二入料管、滤钉带、第一刀盘组件、出钉管,所述第一入料管设置在回收箱上端,所述回收箱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入料管,所述回收箱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刀盘组件,所述第一刀盘组件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一刀盘组件下端设置有所述滤钉带,所述第一刀盘组件上设置有滑动皮带,所述滑动皮带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另一侧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连接有第二刀盘组件,所述第二刀盘组件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入料管,所述第一刀盘组件一侧设置有所述出钉管。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有效对废旧木料进行二次回收和进行加工粉碎,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料回收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旧木料的回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行业中产生的废旧木料一般被扔弃和当做柴火使用,并没有有效得以应用,但是目前畜牧业中鸡笼、马厩等需要粉碎填充物的需要越来越广泛,而来源却来自于砍伐的树木一类,浪费资源,并且,菌类养殖也需要培养料,培养料中需要加入木屑一类,以满足菌类的生存条件,现在的废旧木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废旧家具,废旧学校桌凳等大多有钉子,再利用比较麻烦,变成木屑时需要去除,对于环境的考虑和再利用的思考,有必要发明一种废旧木料的回收加工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废旧木料的回收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废旧木料的回收加工设备,包括第一入料管、第二入料管、滤钉带、第一刀盘组件、出钉管,所述第一入料管设置在在回收箱上端,所述回收箱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入料管,所述回收箱箱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刀盘组件,所述第一刀盘组件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一刀盘组件下端设置有所述滤钉带,所述第一刀盘组件上设置有滑动皮带,所述滑动皮带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另一侧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连接有第二刀盘组件,所述第二刀盘组件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入料管,所述第一刀盘一侧设置有所述出钉管,所述出钉管下端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下端设置有深度粉碎箱,所述深度粉碎箱内设置有齿轮切割轮,所述齿轮切割轮上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下端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下端设置有可拆卸挡板,所述可拆卸挡板下端设置有移动轮。
上述结构中,废旧木料如果上面有钉子的话从所述第一入料管进入,通过所述滤钉带和所述出钉管对钉子进行处理收集,如果没有钉子从所述第二入料管进入,通过所述第二刀盘组件进行处理,在所述导流板流入所述深度粉碎箱,得到木屑,然后在所述收集箱收集。
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旧木料的回收再利用率,所述第一入料管和所述回收箱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旧木料的回收再利用率,所述第二入料管和所述回收箱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旧木料的回收再利用率,所述滤钉带和所述回收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旧木料的回收再利用率,所述第一刀盘组件和所述回收箱通过粘接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旧木料的回收再利用率,所述出钉管和所述回收箱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旧木料的回收再利用率,所述第二刀盘组件和所述回收箱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旧木料的回收再利用率,第二刀盘组件和所述第一皮带通过滑轮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旧木料的回收再利用率,所述齿轮切割轮和所述导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导杆和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粘接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旧木料的回收再利用率,所述深度粉碎箱和所述收集箱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旧木料的回收再利用率,所述移动轮和所述收集箱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市阳光木业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市阳光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77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