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故障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7085.7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4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明英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从动轮 指示灯 主动轮 皮带 自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夹板 电梯故障 电梯轿顶 电梯轴承 传动杆 中间卡 轴承座 自动门 钢绳 两侧边缘处 橡胶防滑层 传动连接 电梯运行 键连接 龙骨板 上表面 发电机 动轮 轮槽 内圈 内套 套接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梯故障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电梯轿顶,所述电梯轿顶的上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轴承座,且轴承座内套接有电梯轴承,两侧所述电梯轴承内圈均套接有传动杆,且两根传动杆上分别键连接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轮槽内均设有橡胶防滑层,且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形成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顶端的皮带中间卡接有第一夹板,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底端的皮带中间卡接有第二夹板。本实用新型使得自动门即将出现故障时指示灯可以预先显示,发电机达不到正常的转速自动门指示灯是不会亮的,钢绳指示灯使得钢绳在与龙骨板接触不紧或者即将脱落的时候相应的指示灯灭,这样方便了在第一时间停止电梯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梯故障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恶性事故经常见诸媒体,日常电梯关人事故更是时刻发生,在电梯控制系统中,旋转编码器和门区位置、端站位置检测必不可少,旋转编码器实现精确位置、速度的检测,但电梯厂商出于技术壁垒及控制系统的不完备等原因拒绝提供相关数据,因此电梯的远程监控便成为一大难题,虽然相关技术开发不少,但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都无法正常使用,如中国专利申请第201120312147.6公开的“一种电梯远程报警系统”虽然实现了远程报警功能,但同样的因为系统缺乏有效的监控终端检测单元,缺乏相关的数据而无法实现设备终端的实时检测,同时该技术采用摄像头采集数据,其数据量巨大,实际运行成本较高而无法大规模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电梯故障自动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电梯故障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电梯轿顶,所述电梯轿顶的上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轴承座,且轴承座内套接有电梯轴承,两侧所述电梯轴承内圈均套接有传动杆,且两根传动杆上分别键连接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轮槽内均设有橡胶防滑层,且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形成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顶端的皮带中间卡接有第一夹板,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底端的皮带中间卡接有第二夹板,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杆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梯轿顶的上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龙骨板,且龙骨板的顶端卡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数量大于三根,且钢丝绳远离龙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卷绳盘,所述卷绳盘的中间焊接有圆杆,且圆杆远离卷绳盘的一端焊接有刹车盘,所述刹车盘的一侧卡接有液压刹车装置,且液压刹车装置包括顶杆、耐磨橡胶垫片和两个液压缸,所述电梯轿顶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箱,且控制箱的内壁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UPS电源、自动门指示灯、钢绳指示灯和刹车指示灯。优选的,所述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等于门宽。
优选的,所述的所述从动轮中间的传动杆远离从动轮的一端焊接有小型发电机,且小型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自动门指示灯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每根所述钢丝绳与龙骨板的接头处均卡接有第一电刷,且每根钢丝绳接头处的第一电刷、钢绳指示灯和UPS电源组成闭合回路。
优选的,所述的所述液压缸镶嵌在液压刹车装置的内部,且位于刹车盘的两侧,顶杆与液压缸的内壁形成滑动连接,耐磨橡胶垫片卡接在顶杆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的所述耐磨橡胶垫片上镶嵌有第二电刷,且第二电刷通过导线与刹车指示灯相连,第二电刷、刹车盘、刹车指示灯和UPS电源构成闭合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自动门指示灯,使得自动门即将出现故障时指示灯可以预先显示,发电机达不到正常的转速自动门指示灯是不会亮的;通过设置的钢绳指示灯,使得钢绳在与龙骨板接触不紧或者即将脱落的时候相应的指示灯灭,这样方便了维修人员在第一时间停止电梯运行,及时维修加固;通过设置的刹车指示灯,使得刹车盘与耐磨橡胶垫片接触的一瞬间点亮,若没有达到一定的压力,指示灯不会亮,也就是说液压顶杆的挤压力不够,第二电刷与刹车盘没有接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明英,未经吴明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7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