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觉感知康复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6912.0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1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黄中清;仪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中清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康复 本实用新型 转轴 触觉感知 反向倾斜 辅助装置 固定板 连接轴 倾斜板 支撑板 正向 按摩模式 按摩效果 病人腿部 血液流通 板连接 常规的 放置槽 加强筋 底座 按摩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觉感知康复辅助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在底座的上部设有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上部两侧设有固定板,在两个固定板的中心贯穿有转轴,前侧转轴的内侧通过连接轴连接正向倾斜板,正向倾斜板连接到康复轮中心的一侧,后侧转轴的内侧通过连接轴连接反向倾斜板,反向倾斜板连接到康复轮中心的另一侧,在康复轮的内侧设有加强筋,在康复轮的上部设有放置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病人腿部血液流通顺畅,进行按摩,避免常规的按摩模式,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加快病人的康复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触觉感知康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伴有肢体不灵敏或偏瘫等症状,适当的进行康复训练可降低疾病带来的后遗症,保持肢体的正常机能。目前的康复训练多由医护人员搀扶进行,操作较为麻烦,给医务工作带来了负担。也有些采用机械化的康复训练装置出现,其结构大都复杂,成本较高,且不适合神经内科病人使用,安全性也难以保证,未在医疗场所普及使用,且这类训练装置的存在设计缺陷,不能给神经内科患者最佳的康复效果。速度过快容易造成危害病人情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触觉感知康复辅助装置,能够使病人腿部血液流通顺畅,进行按摩,避免常规的按摩模式,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加快病人的康复速度。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支撑板、固定板、转轴、连接轴、正向倾斜板、康复轮、放置槽、加强筋、反向倾斜板,在底座的上部设有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上部两侧设有固定板,在两个固定板的中心贯穿有转轴,前侧转轴的内侧通过连接轴连接正向倾斜板,正向倾斜板连接到康复轮中心的一侧,后侧转轴的内侧通过连接轴连接反向倾斜板,反向倾斜板连接到康复轮中心的另一侧,在康复轮的内侧设有加强筋,在康复轮的上部设有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正向倾斜板与反向倾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康复轮中心的一侧连接到正向倾斜板的上部,康复轮中心的另一侧连接到反向倾斜板的下部。
优选的,在底座与康复轮之间设有扶正器,扶正器包括扶正槽和扶正球,在扶正槽内设有扶正球,扶正球的顶部与康复轮的底部连接。
优选的,扶正槽为圆弧形。
优选的,在放置槽的内侧均匀分布有按摩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病人腿部血液流通顺畅,进行按摩,避免常规的按摩模式,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加快病人的康复速度,该装置通过设有正向倾斜板和反向倾斜板,能够使康复轮前后左右有规律的运动,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加快病人的康复速度,且设有扶正器,通过扶正器能够使康复轮稳定运动,确保康复轮运动的稳定性,保证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扶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放置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支撑板2、固定板3、转轴4、连接轴5、正向倾斜板6、康复轮7、放置槽8、加强筋9、反向倾斜板10、扶正槽11、扶正球12、按摩珠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中清,未经黄中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6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部按摩型老人运动器材
- 下一篇:一种可方便装配更换的插接式按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