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杆菌浸染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5216.8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1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均;向奕旋;青杰超;蔺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韩晓银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杆菌浸染 下部瓶体 上部瓶体 浸染 菌液 外植体材料处理 本实用新型 农杆菌培养 避免污染 活动连接 菌液出口 时间一致 漏斗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杆菌浸染瓶,属于农杆菌培养技术领域。目的是设计一种农杆菌浸染瓶,实现浸染时间的严格控制,避免污染。农杆菌浸染瓶,包括上部瓶体及下部瓶体,所述上部瓶体与下部瓶体活动连接,下部瓶体的顶部设有菌液入口,下部瓶体的底部设有菌液出口,所述农杆菌浸染瓶还包括与菌液入口对应的漏斗。本新型提供的农杆菌浸染瓶,提高了效率,严格控制了浸染时间,所有外植体材料处理时间一致,避免了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农杆菌浸染瓶,属于农杆菌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杆菌是生活在植物根的表面依靠由根组织渗透出来的营养物质生存的一类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农杆菌介导法是模仿农杆菌对植物的进化诱导。
在操作时,植物材料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农杆菌菌液浸泡,到时间后立即取出。
目前实践中,由于没有合适的浸染装置,通常是采用夹取的方式取出外植体,由于一次处理的外植体数量较多,采用夹取的方式,会导致各材料浸泡时间不一致。
还有一种方式是倾倒菌液,这样常常会出现将外植体与菌液一起倒出的问题,导致外植体污染和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农杆菌浸染瓶,实现浸染时间的严格控制,避免污染。
具体的,农杆菌浸染瓶,包括上部瓶体及下部瓶体,所述上部瓶体与下部瓶体活动连接,下部瓶体的顶部设有菌液入口,下部瓶体的底部设有菌液出口,所述农杆菌浸染瓶还包括与菌液入口对应的漏斗。
进一步的,所述菌液入口及菌液出口均设有手动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瓶体与下部瓶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瓶体内还设有滤纸。
进一步的,所述滤纸粘贴在上部瓶体的内侧顶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杆菌浸染瓶,通过设计一种专用的农杆菌浸染瓶,方便了浸染操作,使浸染时间得到了严格控制,并可保证所有的外植体材料的浸染时间一致。浸染过程中避免了污染,浸染后的材料可直接用于接种。
附图说明
图1为农杆菌浸染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部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方向的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1、上部瓶体,2、下部瓶体,3、菌液入口,4、菌液出口,5、手动阀门,6、漏斗,7、滤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杆菌浸染瓶,包括上部瓶体1和下部瓶体2两部分,两部分通过螺纹连接。瓶体整体为中间连通两端封闭的结构。
在下部瓶体2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了菌液进口3和菌液出口4,菌液进口3和菌液出口4均设有手动阀门5,对应于菌液进口3,还设置了一个用于添加菌液的漏斗6,如图3所示。
如图4所示,作为改进,在上部瓶体1的顶面内侧,还设置了用于吸附多于菌液的滤纸7,滤纸7可以粘接或用其它方式固定。
使用时,先分开上部瓶体1和下部瓶体2,将外植体装入下部瓶体2中。再盖上上部瓶体1,打开菌液入口3的手动阀门5,关闭菌液出口4的手动阀门5,通过漏斗6将农杆菌菌液倒入下部瓶体2内部。到了规定的浸泡时间后,打开菌液出口4的手动阀门5,放出菌液,既快速又避免了反复打开瓶盖造成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5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菌、细胞、微生物培养机构
- 下一篇:一种儿童白血病淋巴细胞分离提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