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超导热防潮地热专用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3068.6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2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胜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E04F15/10;B32B33/00;B32B15/20;B32B7/12;B32B15/12;B32B21/02;B32B21/06;B32B2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2131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板 超导热 铝膜层 防潮 地热 专用地板 平衡层 装饰层 变形 导热性 导热 本实用新型 消耗 环保基材 热量均匀 使用寿命 受热不均 受热均匀 依次设置 受潮 耐磨层 花色 美感 木材 图案 传递 净化 节约 能源 环保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纳米超导热防潮地热专用地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平衡层、环保基材、装饰层以及净化耐磨层,所述平衡层的下方还设置有铝膜层。所述铝膜层能够将热量均匀快速的向上传递,保证地板受热均匀,能够防止地板变形,所述装饰层能够设置不同花色或者图案,提升地板的美感,地板的寿命得以提高,进而能够减少木材的消耗,节约能源,更加的环保。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纳米超导热防潮地热专用地板,在底部加设有铝膜层,使得地板的导热性更好,导热更加均匀,可避免地板因受热不均而变形或者受潮,提高了地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板材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超导热防潮地热专用地板。
背景技术
目前强化地板结构简单,自下而上依次是平衡层、基材层、装饰纸和耐磨层。但目前地热是通过平行管线加热,地热管间距在15—25CM之间,因为木质的导热性不强,相邻地热管中间位置很难达到需求的温度。即地板普遍存在受热不均的情况,大大降低了热能的转换。而且正常结构的强化地板平衡层的防潮性能有限,加热情况下很容易受潮,变形起鼓,严重影响地板在地热情况下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纳米超导热防潮地热专用地板,使得在使用地热供暖时,能够均匀的快速的传递热量,避免地板变形以及受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纳米超导热防潮地热专用地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平衡层、环保基材、装饰层以及净化耐磨层,所述平衡层的下方还设置有铝膜层。所述铝膜层能够将热量均匀快速的向上传递,保证地板受热均匀,能够防止地板变形,所述装饰层能够设置不同花色或者图案,提升地板的美感,地板的寿命得以提高,进而能够减少木材的消耗,节约能源,更加的环保。
进一步,所述铝膜层通过粘胶粘接于平衡层的底部。能够增加铝膜层与平衡层的贴合程度,使得热量被传递的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粘胶为耐热胶。防止在通过地暖进行供暖时,铝膜层因粘胶被高温融化而脱落。
进一步,所述环保基材为木纤维高密度板。
进一步,所述环保基材的厚度为8-14mm。
进一步,所述平衡层通过纸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净化耐磨层为含三氧化二铝的树脂,所述净化耐磨层具有透光性。能够通过具有透光性的净化耐磨层看到装饰层的图案。
进一步,所述平衡层、装饰层、净化耐磨层以及铝膜层的厚度均为0.1-0.3mm。
进一步,所述铝膜层通过压制的方式固定于平衡层的底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纳米超导热防潮地热专用地板,在底部加设有铝膜层,使得地板的导热性更好,导热更加均匀,可避免地板因受热不均而变形或者受潮,提高了地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板材的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铝膜层1,平衡层2、环保基材3、装饰层4,净化耐磨层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胜,未经王国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30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