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尖封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1431.0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1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钱卫东;范骥;杨永森;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部 弹性网 盘面 本实用新型 心尖部位 圆锥台面 封堵器 上端面 上盘面 下端面 下盘面 形状记忆合金 紧密贴合 水肿现象 丝线编织 周围组织 可伸缩 中空的 适配 肌肉 压迫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尖封堵器,包括由形状记忆合金丝线编织成的中空的弹性网,弹性网的两端分别设有上盘面和下盘面,弹性网的中间为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包括与上盘面连接的上腰段、与下盘面连接的下腰段以及设于上腰段和下腰段之间的中间腰段,中间腰段与下端面连接,下端面为陷于上腰段内部的圆锥台面,中间腰段与上端面连接,上端面为陷于下腰段内部的圆锥台面。本实用新型使上、下两盘面之间的腰部可伸缩,使腰部长度与能够不同的心尖部位肌肉厚度均能够相适配,避免了上、下两盘面压迫心尖部位造成的周围组织水肿现象,还使上、下两盘面能够与心尖切口的两侧紧密贴合,从而封闭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尖封堵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出生时即存在或者后天应长好却未长好的心脏、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常,是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种类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目前最流行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
在手术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输送通道,即输送鞘管,将封堵器通过输送钢缆在输送鞘管内送至病变位置。输送鞘管要进入心腔有多个途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内科手术通过下腔静脉血管进入心腔,还有一类是外科手术通过在心脏外壁或接近心脏的动脉或静脉血管做切口进入心腔,由于心脏的位置关系,很多切口是在心尖部位,在手术完成后,需要对切口进行封闭,心尖封堵器即对心尖部位的切口进行封闭的封堵器。
主动脉瓣狭窄是主动脉瓣病变的一种,其病因包括:退化钙化性,风湿性及先天发育异常等。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是常出现于中老年人中的一种疾病,通常>65岁的老年人群中可能有2%出现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而>75岁的老年人中会升高到4.6%。经导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完成:1.经股动脉行主动脉瓣置换术(TF-AVI);2.经心尖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TA-AVI),亦称非体外循环直接径路瓣膜置换,经心尖瓣膜置换术需在第五肋间处开7-10cm小切口,暴露心尖。然后在心尖处缝合包,穿刺,最后通过鞘管进行手术。手术后,收紧荷包,通过心肌收缩闭合心尖开口。但是这样做手术后患者疼痛感强烈,甚至会发生大出血、感染,进而有生命危险。为了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完成后,用心尖封堵产品封堵切口,可有效改善心尖处大出血的情况。
针对不同的病人,其心尖部位肌肉的厚度各不相同,然而现有技术的心尖封堵器的尺寸规格往往相同,现有技术的心尖封堵器为镍钛合金编织成的双盘哑铃结构,当心尖封堵器在心尖释放后,心尖封堵器的上、下两盘面骑跨在心尖切口的两侧,通过设于心尖封堵器上、下两盘面以及腰部内部的阻流膜来实现切口的封闭,现有技术的心尖封堵器上、下两盘面之间的腰部尺寸固定,从而现有技术的心尖封堵器在装入不同肌肉厚度的心尖切口后,在心尖部位肌肉厚度较厚的情况下,上、下两盘面会压迫心尖部位造成周围组织水肿;在心尖部位肌肉厚度较薄的情况下,上、下两盘面不能与心尖切口的两侧紧密贴合,造成封闭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与不同的心尖部位肌肉厚度均相适配的心尖封堵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心尖封堵器不适用于不同心尖部位肌肉厚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心尖封堵器,包括由形状记忆合金丝线编织成的中空的弹性网,弹性网的两端分别设有上盘面和下盘面,弹性网的中间为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包括与上盘面连接的上腰段、与下盘面连接的下腰段以及设于上腰段和下腰段之间的中间腰段,中间腰段与下端面连接,下端面为陷于上腰段内部的圆锥台面,中间腰段与上端面连接,上端面为陷于下腰段内部的圆锥台面。
优选地,所述的上盘面内设有第一阻流膜,下盘面内设有第二阻流膜,上腰段内设有第三阻流膜,下腰段内设有第四阻流膜。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阻流膜通过热合工艺粘接在上盘面上,第二阻流膜通过热合工艺粘接在下盘面上,第三阻流膜通过热合工艺粘接在下端面上,第四阻流膜通过热合工艺粘接在上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1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