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型门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1181.0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2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锽;王智强;王景豪;蒋泓睿;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仰恩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C17/54 | 分类号: | E05C17/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14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结构 推杆 本实用新型 警示声响 推动结构 圆形推板 上端 风铃 警示 可用 门挡 橡胶配重 由外向内 控制杆 楔形板 门板 穿接 挡门 底端 关门 穿过 开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门挡,包括门板和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底端设有橡胶配重垫,所述主体结构上端安装有推动结构,所述推动结构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楔形板,推杆的后端穿过主体结构连接有圆形推板,圆形推板外侧设有警示风铃,所述主体结构上端中部由外向内穿接有控制杆。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既可用来挡门也可用来产生警示声响同时开门或关门都会产生警示声响,且通过警示风铃之间的相互撞击,可持续发出声音,不须电力,就可使用,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档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型门挡。
背景技术
门档通常是用于门的内侧,沿着门的下摆延伸设置,通常是为了限制门的开合幅度,例如防止门意外关闭,目前的门档主要包括门档本体、防滑槽和手柄,所述的门档本体一端连接有手柄,门档本体上设置有若干条齿状间隔排列的防滑条和防滑槽,所述的手柄通过螺钉与门档本体螺旋固定,从而实现着对门板的限位作用。
有时在外住宿时,有些房间没有内锁,因此会担心有他人侵入房内。目前的门挡,只能挡门,并无法提供警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门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型门挡,包括门板和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底端设有橡胶配重垫,所述主体结构上端安装有推动结构,所述推动结构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楔形板,推杆的后端穿过主体结构连接有圆形推板,圆形推板外侧设有警示风铃,所述主体结构上端中部由外向内穿接有控制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杆上设有与控制杆相互配合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警示风铃沿着圆形推板环形安装在主体结构右侧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杆中部外侧套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一种智能型门挡,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既可用来挡门也可用来产生警示声响同时开门或关门都会产生警示声响,且通过警示风铃之间的相互撞击,可持续发出声音,不须电力,就可使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智能型门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智能型门挡在只发挥门挡却不发挥警示作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智能型门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仰恩大学,未经仰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1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