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放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0177.2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9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舰;姚春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健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5/00 | 分类号: | F04B45/00;F04B33/00;F04B3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道 阀门室 阀片 充放气装置 贯通设置 气囊 本实用新型 按压气囊 弹性运动 气体外泄 外部气体 橡塑材料 弹性的 防逆流 室内部 侧壁 充气 阀门 锁止 向内 连通 嵌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放气装置,其主要包括阀门室、贯通设置在阀门室顶部的第一气道、贯通设置在阀门室底部的第二气道、贯通设置在阀门室侧壁的第三气道、及通过第三气道与阀门室连通的气囊。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气道内防止阀门室内部气体外泄的第一阀片,及设置在第二气道内防止外部气体进入阀门室的第二阀片。充放气装置嵌入在受气部件的表面,第一气道位于受气部件的外侧,第二气道位于受气部件的内侧。由于气囊及第一阀片、第二阀片为具有弹性的橡塑材料,因此通过向内按压气囊对受气部件进行充气,并在第一阀片及第二阀片弹性运动的作用下,使气体顺利进入受气部件并锁止防逆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简单耐用的充放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很多娱乐器材,旅行用品甚至一些生活用品均采用可充气结构,而对于这类充气产品的使用,如何对其方便的充气成了一个首要问题。当前的惯用手段中,成本最低、也是最为常见的均是便携无源充气设备,然而包括传统打气筒、脚踏充气泵等充气泵产品中,泵体庞大,且需通过充气管进行泵与充气产品连接充气,因此给使用、携带及收纳带来诸多不便。
专利CN104279137A公布了一种充气装置,仅需用手来回不断地按压,就可以将气体充入充气产品中。其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易操作、不用电源等特点。但是它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部件繁多,在生产制造环节中,增加了开模成本、材料成本、组装成本、且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由于是多个零件的配合,因此容易产生零件干涉,增加了故障率,给生产企业及使用者造成了诸多不利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放气装置,其体积小巧、结构简单,解决了以上技术背景中的收纳携带、生产制造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充放气装置包括阀门室、贯通设置在阀门室顶部的第一气道、贯通设置在阀门室底部的第二气道、贯通设置在阀门室侧壁的第三气道、及通过第三气道与阀门室连通的气囊。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气道内防止阀门室内部气体外泄的第一阀片,及设置在第二气道内防止外部气体进入所诉阀门室的第二阀片。
优选的,包括横向固定设置在第一气道内的第一筛板,第一筛板密布贯通两侧的小孔,第一筛板中央设有贯通两侧的第一轴孔。第一阀片一侧的中央位置垂直设有弹性的第一阀片轴,第一阀片轴远离第一阀片的一端,经阀门室的内侧向外穿过第一轴孔,并与第一轴孔配合,且可自由轴向滑动。第一阀片轴远离第一阀片的一端的侧壁设有防止第一阀片轴脱出第一轴孔的周向凸起。第一阀片与第一气道位于阀门室内部的一端贴合密封。
优选的,包括横向固定设置在第二气道内的第二筛板,第二筛板密布贯通两侧的小孔,第二筛板中央设有贯通两侧的第二轴孔。第二阀片一侧的中央位置垂直设有弹性的第二阀片轴,第二阀片轴远离第二阀片的一端,经阀门室的外侧向内穿过第二轴孔,并与第二轴孔配合,且可自由轴向滑动。第二阀片轴远离第二阀片的一端的侧壁设有防止第二阀片轴脱出第二轴孔的周向凸起。第二阀片与第二气道位于阀门室外部的一端贴合密封。
优选的,包括由第一支撑座及多根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撑座一侧的第一支撑杆构成的第一支撑体。第一支撑座位于第一阀片与第一筛板之间,第一筛板对应各个第一支撑杆开设有贯通孔,各个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座的一端,经第一筛板位于阀门室的一侧沿各自对应的贯通孔穿出第一筛板,并连接有放气钮。
优选的,包括由第二支撑座及多根垂直设置在第二支撑座一侧的第二支撑杆构成的第二支撑体。第二支撑座位于第二阀片与第二筛板之间,第二筛板对应各个第二支撑杆开设有贯通孔,各个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二支撑座的一端,经第二筛板远离阀门室的一侧沿各自对应的贯通孔穿入阀门室内,并与第一阀片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针对专利CN104279137A中公布的结构,放弃了弹簧件对阀片的回位控制,改用具有弹性的阀片连接轴拉合阀片回位密封,从而免去了阀芯体、及固定盖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健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健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01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