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环保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0042.6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2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通顺达殡葬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1/00 | 分类号: | F23G1/00;F23J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环保 烟气 本实用新型 焚烧炉 过滤腔 上层腔 下层腔 室内 侧壁 过滤 燃烧室 粉尘排放量 结构要点 空气分离 排气管道 燃烧喷嘴 水雾喷头 依次连接 过滤室 混合室 沉降 燃烧 压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焚烧炉,包括依次连接的燃烧室、混合室、过滤室和排气管道,其结构要点是,燃烧室内设有上层腔和下层腔,下层腔的侧壁上设有燃烧喷嘴,上层腔的侧壁上设有数个沟槽,所述的混合室内设有设有全方位水雾喷头,所述的过滤室内设有沉降过滤腔和压缩分离过滤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降低烟气中的粉尘排放量,并且能够对烟气中混合的有害气体和物质进行过滤,使其与空气分离,同时能够将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充分的利用,能够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火化厂用的节能环保焚烧炉。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殡仪馆使用的焚烧炉均是通过固体高能燃料把它们烧成气体,残留的灰烬较多,并且在排放向大气中的烟气存在着很多灰尘,不能满足国家的排放标准,影响了周围的环境;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一般每个单位每月排出的二氧化硫约100吨;还有二氧化碳气体也是在柴油燃烧时产生的,约30吨;同时,还有一种气体叫物二英是尸体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生存条件是250度以上和500度以下,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的,并且能够对热能量进行充分利用的节能环保焚烧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环保焚烧炉,包括依次连接的燃烧室、混合室、过滤室和排气管道,其结构要点是,燃烧室内设有上层腔和下层腔,下层腔的侧壁上设有燃烧喷嘴,上层腔的侧壁上设有数个沟槽,所述的混合室内设有设有全方位水雾喷头,所述的过滤室内设有沉降过滤腔和压缩分离过滤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过滤室的下方设有回收室,回收室与过滤室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排气管道螺旋缠绕设置,并且管道直径逐渐变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沉降过滤腔内设有倾斜设置的分隔板和沉降过滤液,分隔板一端固定在沉降过滤腔内,另一端插在沉降过滤液中,分隔板的表面设有光触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沟槽内设有栅格条板,栅格条板采用吸附活性炭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降低烟气中的粉尘排放量,并且能够对烟气中混合的有害气体和物质进行过滤,使其与空气分离,同时能够将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充分的利用,能够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燃烧室,2-混合室,3-过滤室,4-排气管道,5-上层腔,6-下层腔,7-燃烧喷嘴,8-沟槽,9-水雾喷头,10-沉降过滤腔,11-压缩分离过滤腔,12-回收室,13-分隔板,14-沉降过滤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环保焚烧炉,包括依次连接的燃烧室1、混合室2、过滤室3和排气管道4,所述的燃烧室1内设有上层腔5和下层腔6,下层腔6的侧壁上设有燃烧喷嘴7,上层腔5的侧壁上设有数个沟槽8,所述的混合室2内设有设有全方位水雾喷头9,所述的过滤室3内设有沉降过滤腔10和压缩分离过滤腔11;所述的过滤室3的下方设有回收室12,回收室12与过滤室3连通;
所述的排气管道4螺旋缠绕设置,并且排气管道4直径逐渐变大;所述的沉降过滤腔10内设有倾斜设置的分隔板13和沉降过滤液14,分隔板13一端固定在沉降过滤腔10内,另一端插在沉降过滤液14中,分隔板13的表面设有光触媒15。
所述的沟槽8内设有栅格条板,栅格条板采用吸附活性炭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通顺达殡葬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市通顺达殡葬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0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