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道模型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0005.5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7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许家炜;石小涛;刘雁;林晨宇;柯森繁;白艳勤;罗佳;桑文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道 补水水箱 上游 模型实验装置 下游水箱 内侧壁 支撑架 补水通道 水平地面 外侧壁 水箱 侧壁 本实用新型 补水管道 底部连通 顶部开口 多功能化 实验装置 补水 进水 流态 连通 | ||
一种鱼道模型实验装置,包括布置于支撑架上的顶部开口的上游补水水箱,支撑架布置于水平地面上,支撑架一侧的水平地面上还布置有下游水箱,上游补水水箱及下游水箱之间还设有鱼道;上游鱼道水箱布置于上游补水水箱内,上游鱼道水箱通过鱼道内侧壁与下游水箱连通,上游补水水箱一侧与鱼道外侧壁连接,鱼道内侧壁与鱼道外侧壁之间形成鱼道侧壁补水通道;上游补水水箱底部通过进水补水管道与鱼道底部连通,两鱼道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侧壁补水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鱼道模型实验装置,可以解决不可调节、流态不稳、补水效果差等的缺陷,实现了实验装置的多功能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学研究领域,尤其是一种鱼道模型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阻碍了河流的连通性,破坏了生态环境,尤其是截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阻碍了鱼类的洄游性,导致鱼类无法回到上游进行产卵。从而过鱼设施的建设被提上了日程,鱼道作为国外最成熟的过鱼设施之一,为鱼类洄游提供了解决方案。而在国内,对于过鱼设施的研究还比较少,鱼道过鱼的效果也一直不是很好,需要做大量的基础研究对鱼道等过鱼设施进行优化,改良其过鱼效果。
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受到自然水域中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如声音、温度、光环境、水流、底质、溶氧量等。其中,水流、光照作为影响鱼类摄食、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在其生活史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巩建华研究表明红鲫鱼是正趋光性鱼类,其偏好蓝光。白艳勤研究表明不同密度气泡幕对白甲鱼都存在着阻拦效果,不同的气量效果也不同。岳旺研究表明不同带下的电流刺激下,斑马鱼的行为反应也不同,找到即可以驱赶鱼,又不会对鱼造成伤害的电流非常有需要。王丛峰研究表明一定的水流对于鱼类具有引诱的效果,但其引诱效果不随着水流的增大而增大。
光诱鱼系统、气泡幕系统、电驱鱼系统、水流补水诱鱼系统这类系统可以作为辅助措施应用在鱼道中,作为辅助诱驱鱼措施帮助鱼类进行上溯。所以弄清楚过鱼对象在这些因子环境下的行为反应是及其必要的。
目前,相关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均存在不足,大量基础实验的展开和验证迫在眉睫。为了研究鱼类的行为反应,有国内外学者做了部分室内研究,但所采用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参差不齐,多数研究装置普遍存在有以下缺点,
1、不可调节:现有的鱼道模型实验装置大多固定化,仅通过调节流量等来研究不同流量下鱼道的过鱼效果,而并没有考虑现有的鱼道在结构上是否有问题。国内外的鱼种不同,各项生理反应,生活习性都不同,应当对于不同的过鱼对象设置其对应的鱼道。
2、内部流态不稳:现有的实验装置,直接利用水泵通往实验装置中,造成是实验区域流态紊乱,影响实验结果的分析。
3、补水效果差:现有的补水诱鱼实验装置大多数利用管道在水面上部直接对着实验装置顶端部冲水补水,这样容易造成鱼类的感知紊乱。
4、功能单一化:现有的实验装置无法做到多种环境因子同时进行实验,一般的仅能考虑一种环境因子作为单独实验装置。
5、实验理论化:现有的实验(光实验、电驱鱼实验、气泡幕实验等)仅仅在简单的矩形水槽中进行实验,仅能提取出理论值,例如某种鱼偏好的光色,而没有考虑如果在实际工程中(例如鱼道)中灯光的布置方式是否可以帮助鱼类上溯。
使得实验的可控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道模型实验装置,可以解决不可调节、流态不稳、补水效果差等的缺陷,实现了实验装置的多功能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道模型实验装置,包括布置于支撑架上的顶部开口的上游补水水箱,支撑架布置于水平地面上,
支撑架一侧的水平地面上还布置有下游水箱,上游补水水箱及下游水箱之间还设有鱼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00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工仿真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用于断头河活水的柔性拓扑导流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