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市政雨水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5000.3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1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宋大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大陆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池 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弃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 第一模块 雨水口 直筒型 市政 拼接 雨水 承重能力 挤塑成型 开模成本 生产效率 依次连接 纵向插接 长条形 再加工 封盖 受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雨水排水系统,包括雨水口、雨水方涵、雨水弃流装置以及集水池,雨水口、雨水方涵、雨水弃流装置、集水池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的截面呈梯形,集水池由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构成,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均由长条形的直筒型主体以及两个封盖构成,本实用新型市政雨水排水系统采用三种不同形状的模块通过沿模块纵向插接的方式拼接形成梯形的集水池,使得集水池上方的受力面积小,提高了承重能力;并且直筒型主体不仅相互拼接更加方便快速,而且结构简单,适用于挤塑成型后再加工,降低了开模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雨水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何经济技术地优化设计和改扩建城市的排水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市政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建设中,排水系统常占有较大的投资比例。如何在满足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下合理设计城市排水系统,是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市政雨水排水系统通过设置在道路上的雨水口经由雨水方涵进入雨水弃流装置进行过滤,随后集水池进行雨水储存,集水池连接有排污泵和清水泵,利用清水泵可以将集水池中的水进行输出,从而用于灌溉等用途,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市政雨水排水系统建造过程中,常规集水池的建造需要通过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而且还需要做防水施工,工程量较大,提高了建造施工时间,而且存在着不易修复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市场上出现了模块化的集水池,通过塑料原料制成的蓄水模块拼装组合,从而建造集水池。用地紧张的城市大多采用地下封闭式集水池,蓄水模块拼装的集水池地下安装存在的问题有承重性较差,在重型汽车经过集水池上方地面后,集水池上方的土方容易出现塌陷,并且蓄水模块的结构也较为复杂,导致开模成本也较高,并且采用注塑机注塑,成型速度慢,提高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市政雨水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市政雨水排水系统,包括雨水口、雨水方涵、雨水弃流装置以及集水池,雨水口、雨水方涵、雨水弃流装置、集水池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的截面呈梯形,集水池由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构成,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均由长条形的直筒型主体以及两个封盖构成,两个封盖分别封盖在直筒型主体的两端,从而将直筒型主体围成用于储水的容纳空间,第一模块的直筒型主体、第二模块的直筒型主体和第三模块的直筒型主体的截面分别呈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以及矩形,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沿集水池的侧面间隔设置,直筒型主体上开设有用于固定相邻直筒型主体的卡接条以及用于套住相邻直筒型主体上的卡接条的卡接槽,直筒型主体上还滑动安装有连通至直筒型主体内部的连通管以及用于接通相邻直筒型主体上的连通管的连接孔,连通管和直筒型主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连通管顶入连接孔的压簧,所述卡接条一体式固定在直筒型主体上,直筒型主体采用挤塑成型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市政雨水排水系统采用三种不同形状的模块通过沿模块纵向插接的方式拼接形成梯形的集水池,使得集水池上方的受力面积小,提高了承重能力;并且直筒型主体不仅相互拼接更加方便快速,而且结构简单,适用于挤塑成型后再加工,降低了开模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集水池支撑在混凝土基层上,混凝土基层上浇筑有两个混凝土支撑条,所述集水池的底部两侧夹紧于两个混凝土支撑条之间。
作为优选,第一模块的直筒型主体截面的长宽之比为2:1,第一模块的直筒型主体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作为优选,直筒型主体的外壁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插设有连通管,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向外顶出连通管的压簧。在相邻直筒型主体拼接过程中,连通管可以被相邻直筒型主体外壁压住,而缩在直筒型主体内,直到连通管达到连接孔位置时,压簧将连通管顶入连接孔,实现通水功能并且实现相邻直筒型主体的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槽采用燕尾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大陆,未经宋大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5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弃集分仓式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梯形滤网框架的捞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