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互锁透水砖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9570.1 | 申请日: | 2018-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6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余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翔涌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5/00 | 分类号: | E01C5/00;E01C11/22;E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边面 中间块 透水砖 侧边 本实用新型 侧面 互锁 技术方案要点 啮合 配合 一体连接 凹凸状 砖体 松动 平行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互锁透水砖,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方形的中间块和分别一体连接于中间块四个侧面的侧边块,所述侧边块包括临近于中间块一侧形状相同且对应平行的第一侧边面和第二侧边面以及远离中间块一侧垂直于第一侧边面和第二侧边面的第三侧边面;所述第一侧边面包括一个呈凹凸状的侧面配合模块,所述第三侧边面与侧面配合模块啮合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提升相邻透水砖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砖体不易松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铺地砖,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互锁透水砖。
背景技术
目前,公告号为CN2056628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透水砖,包含:一由透水砖颗粒压制成的主体,所述主体还包含一底层、一面层,所述面层具有一上表面,位于所述上表面的透水砖颗粒经过表面处理形成一光滑透水面。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透水砖,其相邻的透水砖之间连接不够紧密,在雨水渗入地基后,容易造成部分砖体的松动,不利于人们行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锁透水砖,其优点在于提升相邻透水砖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砖体不易松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互锁透水砖,包括方形的中间块和分别一体连接于中间块四个侧面的侧边块,所述侧边块包括临近于中间块一侧形状相同且对应平行的第一侧边面和第二侧边面以及远离中间块一侧垂直于第一侧边面和第二侧边面的第三侧边面;所述第一侧边面包括一个呈凹凸状的侧面配合模块,所述第三侧边面与侧面配合模块啮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互锁透水砖时,相邻互锁透水砖的侧边块通过第一侧边面、第二侧边面和第三侧边面上的侧面配合模块啮合;此过程中由于中间块的四个侧面上均一体连接侧边块,因此能够保持受力的均衡;同时因为侧面配合模块呈凹凸状,增大了接触面积,实现了透水砖体之间的互锁。因此在雨水渗入地基后,砖体依然能够稳定保持与地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面配合模块包括呈中心对称的一个凹槽和一个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凹槽和凸块呈中心对称,从而能够实现第一侧边面、第二侧边面和第三侧边面其中两者之间的稳定啮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和凸块的截面均呈弓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弓形的凸块和凹槽具有较大的强度,且不易产生磨损,具有较长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和凸块相连通,所述第一侧边面呈“S”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和凸块相连通,且第一侧边面呈“S”形,使得凹槽和凸块处在最大的面积,以进一步提升第一侧边面、第二侧边面和第三侧边面其中两者之间啮合后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设置有至少设置有两条凸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互锁透水砖铺设后,相邻的第一侧边面、第二侧边面和第三侧边面其中两者之间相互啮合抵接,而通过凸筋,能够加大侧边块之间的空隙,使得部分水流能够通过侧边块之间的空隙流入地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筋包括设置于凸块中部的第一凸筋和设置于第一凸筋两侧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横截面积小于第一凸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配合,在提升侧边块之间间隙,同时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分担作用力,减少了两者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边块的上表面的边缘设置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能够提升侧边块的上表面的边缘的稳定性,在受力后不易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翔涌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翔涌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9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营造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的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
- 下一篇:一种透水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