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降温散热无极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8077.8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4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何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优诺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52 | 分类号: | F21V2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永飞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媒 导通连接 无极灯 流体 节流管 流出端 流入端 散热管 蒸发器 散热 本实用新型 回流冷凝器 灯罩 冷媒储存 散热构件 使用寿命 上灯罩 导热 蛇形冷凝管 高温环境 结构实现 冷媒蒸气 冷凝结构 出气端 导气管 进气端 下灯罩 自循环 导出 灯体 反光 内壳 能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降温散热无极灯,包括灯体、灯罩和自降温散热构件,灯罩包括上灯罩和下灯罩,上灯罩包括外壳和导热反光内壳;自降温散热构件包括蒸发器、冷媒储存器、节流管、散热管、回流冷凝器、导气管和蛇形冷凝管,冷媒储存器的冷媒流出端与节流管的冷媒流入端流体导通连接,节流管的冷媒流出端与散热管的冷媒流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散热管的冷媒流出端与蒸发器的冷媒流入端流体导通连接,蒸发器的冷媒蒸气出气端与回流冷凝器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自身结构实现降温散热且不增加能耗,利用自循环冷凝结构将无极灯产生的热量导出散掉,有利于提高无极灯的使用寿命,有其是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极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降温散热无极灯。
背景技术
无极灯是一种磁能灯,是综合应用光学、功率电子学、等离子体学、磁性材料学等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研制开发出来的高新技术产品,是一种代表照明技术高光效、长寿命、高显色性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型光源。无极灯理论寿命6万小时,而实际上,目前大功率电子镇流器技术还没有获得根本突破,同时,元器件,包括“电解电容”寿命,在无极灯高温环境下,只有16000小时。目前技术条件下,无极灯实际寿命不足8000小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自身结构实现降温散热且不增加能耗的自降温散热无极灯,利用自循环冷凝结构将无极灯产生的热量导出散掉,有利于提高无极灯的使用寿命,有其是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自降温散热无极灯,包括灯体、灯罩和自降温散热构件,所述灯罩包括上灯罩和下灯罩,所述上灯罩包括外壳和导热反光内壳;所述自降温散热构件包括蒸发器、冷媒储存器、节流管、散热管、回流冷凝器、导气管和蛇形冷凝管,所述冷媒储存器的冷媒流出端与所述节流管的冷媒流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节流管的冷媒流出端与所述散热管的冷媒流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散热管的冷媒流出端与所述蒸发器的冷媒流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冷媒蒸气出气端与所述回流冷凝器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回流冷凝器的出气端与所述导气管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导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蛇形冷凝管的进气端,所述蛇形冷凝管的冷媒流出端与所述冷媒储存器的冷媒流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灯体和所述蒸发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灯罩内且所述灯体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回流冷凝器的下方,所述回流冷凝器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导气管的上方,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蛇形冷凝管的上方,所述蛇形冷凝管位于所述冷媒储存器的上方,所述冷媒储存器位于所述节流管的上方,所述节流管冷媒流入端位于所述上灯罩外,所述节流管冷媒流出端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导热反光内壳之间,所述散热管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导热外壳之间且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所述上灯罩的下端与所述下灯罩的上端固定连接。
上述自降温散热无极灯,所述散热管绕所述导热反光内壳周向设置。
上述自降温散热无极灯,所述蒸发器底板为金属波纹板。
上述自降温散热无极灯,所述金属波纹板下板面设有导热电绝缘涂层。
上述自降温散热无极灯,所述金属波纹板为铜波纹板。
上述自降温散热无极灯,所述蛇形冷凝管套在所述回流冷凝器上。
上述自降温散热无极灯,所述蛇形冷凝管与所述回流冷凝器之间设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利用自循环冷凝结构中的冷媒的液态—气态—液态的循环性转化实现无极灯内部热量的连续性排出,从而实现无极灯内部温度的控温,避免无极灯内部温度过高对电子元器件的损害,提高了无极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降温散热无极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降温散热无极灯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优诺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优诺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80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散热模块的一体式散热外壳
- 下一篇:一种灯具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