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卵寄生蜂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7838.8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7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潘雪红;黄诚华;商显坤;魏吉利;林善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宋业萍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卵寄生蜂 储水容器 试验装置 装置本体 上盖 本实用新型 植物叶片 汽孔 通孔 透明体 开口 试验过程 透气效果 相邻侧壁 水汽 养蜂 侧壁处 寄主卵 试管架 透气网 保湿 底端 门扇 排出 纱网 水中 体内 穿过 新鲜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卵寄生蜂的试验装置,属于养蜂用试验装置技术领域。所述用于卵寄生蜂的试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一透明体,所述装置本体的相邻侧壁上分别设有透气网和带有门扇的开口,所述装置本体内设有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上盖设有一上盖,所述上盖上开设有便于水汽排出的汽孔,所述汽孔上设有防止卵寄生蜂进入的纱网;所述上盖上还开设有用于将具有新鲜目标寄主卵的植物叶片插入储水容器中的第一通孔,以使所述植物叶片的底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插入所述储水容器的水中,且所述装置本体内靠近开设所述开口的侧壁处还设有试管架。本实用新型不仅便于观察卵寄生蜂,且保湿和透气效果良好,大大利于了卵寄生蜂的试验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蜂用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卵寄生蜂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卵寄生蜂是农林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天敌昆虫,它们通过产卵管把蜂卵产于寄主卵内,蜂卵在寄主卵内发育,幼虫吸食寄主卵内的营养物质生长发育至出蜂,并将被寄生的害虫消灭在卵期,可有效阻止害虫幼虫期对作物的危害。目前用于卵寄生蜂的寄生试验管或瓶未能充分考虑卵寄生蜂对目标寄主的寄生特性,在保湿和透气上未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不利于卵寄生蜂对目标寄主卵的试验观察以及对目标寄主的保湿,因此,为了充分研究和开发利用卵寄生蜂,需要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卵寄生蜂的具有良好保湿和透气等功能的试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卵寄生蜂的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不仅便于观察卵寄生蜂,且保湿和透气效果良好,大大利于了卵寄生蜂的试验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卵寄生蜂的试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一透明体,所述装置本体的相邻侧壁上分别设有透气网和带有门扇的开口,所述装置本体内设有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上盖设有一上盖,所述上盖上开设有便于水汽排出的汽孔,所述汽孔上设有防止卵寄生蜂进入的纱网;所述上盖上还开设有用于将具有新鲜目标寄主卵的植物叶片插入所述储水容器中的第一通孔,以使所述植物叶片的底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插入所述储水容器的水中,且所述装置本体内靠近开设所述开口的侧壁处还设有试管架。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网为两块,两块所述透气网分别设于所述装置本体的相对侧壁上;所述透气网的目数大小为60目-100目。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的长度为10厘米,高度为1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靠近边缘处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储水容器上还插设有保湿管,所述保湿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插入所述储水容器的水中,所述保湿管的下端通径大小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小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保湿管的下端不与所述储水容器的底部接触,所述保湿管的上端不与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顶部接触且端部设有纱网。
进一步地,所述保湿管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微孔。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叶片为具有新鲜目标寄主卵的甘蔗叶片、水稻叶片、玉米叶片或蔬菜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保湿管的靠近下端的相对两侧上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上盖的上表面接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气网、储水容器及储水容器上的植物叶片、汽孔等的设置,使装置得以充分对流透气,且储水容器上的汽孔可使水分充分蒸发出,保证了装置内的湿度,使装置内的保湿效果良好,使储水容器上的植物叶片和寄主卵保持新鲜。这一透气和保湿效果,大大利于了卵寄生蜂的试验过程。且通过保湿管及进水管的设置,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保湿效果,还可在水量较少后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装置内的保湿效果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卵寄生蜂的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78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拼装组合使用的蝉若虫饲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鳞翅目昆虫蛹羽化及成虫卵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