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轮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6464.8 | 申请日: | 2018-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4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蒋德成;和平志;樊亚楠;宋文君;耿辉;刘红;朱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钛特种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3/00 | 分类号: | F16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胡凯 |
地址: | 72101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滚轮组件 滚轮轴 铜套 通孔 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 滚轮架 滚轮通孔 间隔设置 使用寿命 上横梁 导杆 减小 内壁 外壁 收容 架设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轮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轮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板式换热器顶端的滚轮架、贯穿所述滚轮架的滚轮轴、套设于所述滚轮轴两端的二个铜套及套设于所述铜套的滚轮,所述滚轮的轴心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包括收容二个所述铜套的凹槽,所述滚轮通孔的内壁和所述滚轮轴的外壁间隔设置,所述滚轮组件通过所述滚轮架设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上横梁导杆。通过在所述通孔的两端开设凹槽,并且在凹槽内设置铜套,减少滚轮轴和滚轮的接触面积,减小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延长滚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式换热器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轮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板式换热器的活动夹紧板和滚轮装置在上横梁导杆上,请参阅图1,为相关技术滚轮组件的剖面结构图;活动夹紧板运动时,要克服滚轮和滚轮轴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要组装或拆卸板式换热器,必须克服这一阻力才能移动活动夹紧板,此阻力比较大,给组装或拆卸带来困难,需要投放更多的人力,滚轮轴大多采用金属材质,滚轮采用尼龙材质,金属材质的滚轮轴硬度远高于滚轮,滑动摩擦力会造成滚轮的快速磨损,并且滚轮轴的表面易氧化生锈,进一步的损坏滚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滚轮组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滚轮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轮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板式换热器顶端的滚轮架、贯穿所述滚轮架的滚轮轴、套设于所述滚轮轴两端的二个铜套及套设于所述铜套的滚轮,所述滚轮的轴心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包括收容二个所述铜套的凹槽,所述滚轮通孔的内壁和所述滚轮轴的外壁间隔设置,所述滚轮组件通过所述滚轮架设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上横梁导杆。
优选的,所述滚轮架通过螺接的螺栓、螺母及垫圈和所述板式换热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且所述凹槽和所述通孔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
优选的,所述铜套和所述滚轮粘接固定。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轮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轮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板式换热器顶端的滚轮架、贯穿所述滚轮架的滚轮轴、套设于所述滚轮轴两端的二个铜套及套设于所述铜套的滚轮,所述滚轮的轴心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包括收容二个所述铜套的凹槽,所述滚轮通孔的内壁和所述滚轮轴的外壁间隔设置,所述滚轮组件通过所述滚轮架设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上横梁导杆。通过在所述通孔的两端开设凹槽,并且在凹槽内设置铜套,减少滚轮轴和滚轮的接触面积,减小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延长滚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滚轮组件的剖面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轮组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滚轮组件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3,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轮组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滚轮组件的局部剖面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轮组件100包括固定于所述板式换热器顶端的滚轮架1、贯穿所述滚轮架1的滚轮轴2、套设于所述滚轮轴2两端的二个铜套3及套设于所述铜套3的滚轮4,所述滚轮4的轴心包括通孔41,所述通孔41的两端包括收容二个所述铜套3的凹槽42,所述通孔41的内壁和所述滚轮轴2的外壁间隔设置。
所述滚轮组件100通过所述滚轮4架设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上横梁导杆5。
所述滚轮架1通过螺接的螺栓6、螺母及垫圈6和所述板式换热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钛特种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宝钛特种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64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