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大数据的无人机大气环境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6430.9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3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秦少鹏;吴雅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神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腔室 大气环境监测 机载检测设备 大数据 壳体 测量 粉尘浓度传感器 气体含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设置 电气装置 检测设备 传感器 粉尘 体内 |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人机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其包括无人机载检测设备,所述无人机载检测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气装置,检测设备的壳体至少分成两个腔室,气体含量传感器和PM粉尘浓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两个腔室中。本实用新型将PM粉尘的传感器和用于测量其它气体含量的传感器设置在不同的腔室中,大大提高了测量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人机大气体环境监测系统,属于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转,公路上机动车日益递增,每时每刻都在燃烧汽油或者煤炭,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硫化物、煤尘烟。各种天气、雾霾PM2.5、CO、SO2、NO2、O3气体等污染物对人们的出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困扰,环境治理已刻不容缓。
然而我们也能清楚的看到, 依据国控点地面检测数据所作出的预测与实际环境污染状况的发展还是存在较大差距,此外,依据地面监测数据所实施的治理手段,如地面洒水、 建筑工地遮盖、 交通限行、 工业限产、 锅炉改造、 脱硫脱硝处理等方案, 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作为继航空、 航天遥感后的第 3 代遥感技术的无人机遥感技术, 具有立体监测、 响应速度快、 监测范围广、 地形干扰小等优点, 是今后进行大气突发事件污染源识别和浓度监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现有技术中利用无人机载测量设备对气体环境进行测量,用于测量PM粉尘的传感器和用于测量CO、SO2、NO2、O3、H2S、NH3等的传感器处理于同一腔室,使得测量CO、SO2、NO2、O3、H2S、NH3等的传感器探头的被粉尘包覆,降低了测量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人机大气体环境监测系统,其将PM粉尘的传感器和用于测量其它气体含量的传感器设置在不同的腔室中,大大提高了测量准确性。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人机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其包括通过无线链路连接的无人机载检测设备和地面服务器,其中,无人机载检测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气装置,电气装置包括气体含量传感器、PM粉尘浓度传感器、第一处理器、定位授时模块、第一存储器和第一通信模块,定位授时模块用于获取无人机的位置信息和检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时的时间信息;所述气体含量传感器用于获取无人机所处位置处的多种气体含量,并将气含量传送给第一处理器;所述PM粉尘浓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无人机所处位置处的PM粉尘浓度,并将浓度信息提供给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将气体含量数据、PM粉尘浓度、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进行融合处理,而后通过通信模块传感给地面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将壳体至少分成两个腔室,气体含量传感器和PM粉尘浓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
优选地,第一腔室至少包括进气孔和排气孔,沿气流的上游设置有微型过滤器,所述微型过滤器用于过滤PM粉尘。
优选地,在第一腔室中还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进气口连通于过滤器的排气口,气泵的排气口连通于设置于气体含量传感器探头的腔室部分。
优选地,无人机载检测设备通过吊舱固定于无人机的机体上,所述吊舱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螺孔,利用螺钉通过螺孔将第一安装板固定于检测设备的外壳上,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燕尾型凸肋;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螺孔,利用螺钉通过螺将第二安装板固定于无人机的机体上,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与燕尾型凸肋相配合的燕尾槽。
优选地,地面服务器至少包括第二通信模块、第二处理器、显示器和第二存储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检测设备发送来的数据,并存储于第二存储器中,所述第二存储器中还存储有气体分析应用程序,所述第二处理器调用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气体分析应用程序,并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而后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神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神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64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可加载围压的填砂管
- 下一篇:一种便于取样的样本检测装置